【CNMO科技消息】11月12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就“免密支付”业务发布行业倡议,强调在提升支付便捷性的同时,必须强化用户权益保护与资金安全。协会指出,当前部分支付服务主体在业务安全管理方面仍有不足,部分用户安全意识薄弱,亟需通过技术与制度双管齐下加以规范。

倡议明确要求支付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默认开通免密支付功能。在用户开通环节,必须通过显著页面清晰展示协议内容,并经用户主动确认后方可生效,确保其充分知情与自主选择权。针对老年群体,应审慎评估其风险承受能力,以更醒目的方式提示核心条款,避免因操作不熟导致资金风险。
在商户管理方面,支付机构需根据经营性质、风险等级等合理设定免密支付开通范围,并为不同商户配置差异化的单笔或日累计交易限额,防止高风险场景滥用该功能。同时,应加强交易行为监测,运用大数据和风控模型识别异常消费模式,对偏离用户日常习惯的交易及时触发拦截或二次验证,有效防范盗刷与资金损失。
用户权益保障亦被重点强调。倡议要求各平台提供高效投诉通道,并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一键关闭免密支付功能。针对老年人,应主动推送交易信息,在显著位置设置“一键查询”与“一键取消”入口,降低操作门槛。

此外,协会提醒广大用户增强安全意识:建议启用双重验证、定期更换密码;避免在公共设备保存支付信息;警惕诱导性营销陷阱;并定期检查已签约的免密支付项目,关注账户变动,发现异常立即冻结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