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现金分期“卷”起来了,最低年化利率仅2.76%,比消费贷还低。这意味着,市民用于装修、旅游、教育等大额消费,通过信用卡现金分期可享更低成本的资金周转。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低息背后,需警惕过度负债风险。
调查
年化利率最低2.76% 但并非人人可享
近期,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针对现金分期业务推出限时折扣活动,部分产品分期手续费率低至1.7折,折算发现,年化利率已降至3%以下,最低2.76%。
其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的现金分期业务优惠幅度相对较大。记者登录招商银行信用卡“掌上生活”App发现,该行“e招贷”产品针对12期及以上的分期推出“限时1.7折”专属优惠。优惠后,12期和24期分期还款折算年化利率分别为2.76%、2.79%。中信银行的优惠力度同样可观,该行“借现金”业务针对一年期及以上分期执行“限时1.9折”利息优惠,折算后,12期与24期分期还款的年化利率分别为3.09%和3.19%。
其他银行也同步推出了现金分期业务优惠。如中国银行某款产品针对公务员等特定客群,利率低至2.88%;平安银行新客户首笔现金分期利率优惠至3%,叠加积分抵扣可低至2.76%。
不过,上述低于3%的利率水平并非人人可享。市民沈女士跟黄先生是同一家银行的持卡人,两人申请到的折扣却不一样。沈女士的利息折扣是2.1折,而黄先生是2.5折,对应24期的折算年化利率分别为3.45%、4.11%。为什么会这样?该银行信用卡客服回复记者:“并非所有用户都能获得最低的分期利息折扣,系统会根据用户整体的资金状态和用卡情况等综合评估。”
分析
采取“以量补价”策略 吸引客群缓解压力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多家银行近期推出现金分期业务低息优惠,主要动因在于规避消费贷利率监管约束。由于现金分期业务隶属信用卡业务条线,暂未纳入3%的年化利率下限管制。
在此背景下,部分银行采取“以量补价”策略,通过显著降低分期利率吸引客群,在合规框架下扩大零售信贷规模,以业务增量弥补利差收窄带来的盈利压力。
提醒
理性选择分期
警惕套现风险
尽管当前银行推出了颇有吸引力的费率折扣,但持卡人仍应理性消费。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现金分期办理后通常不可撤销,持卡人若提前还款仍需支付剩余利息,或支付提前还款违约金。还需要提醒的是,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现金分期款项时,应用于日常个人或家庭消费,不得用于个人投资理财、经营资金周转、房地产等用途。
业内人士提醒:“信用卡现金分期和消费贷在本质上都属于个人信用贷款,尽管现金消费分期能暂时缓解资金紧张情况,优惠活动降低了贷款成本,但持卡人仍需理性消费,警惕过度负债的风险。”
低利率引发的信用卡套现风险同样值得警惕。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卡套现看似是“空手套白狼”,实则是损害个人信用的行为。一旦被银行监测到套现行为,其所持有的信用卡将被降额、封卡处理,甚至影响到个人征信记录,未来房贷、车贷等业务申请都将受到限制。如果存在金额较大的恶意套现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依照刑法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名词解释
信用卡现金分期业务:指持卡人可将信用卡中一定额度的资金转入本人本行借记卡中使用,按照约定分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通常而言,多数银行分期期数支持3期、6期、9期、12期、18期、24期,最长不超过2年。
(厦门晚报记者 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