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庆九龙坡石坪桥营业所与当地社区网格员紧密协作,凭借敏锐的反诈意识和专业的风险识别能力,成功拦截两起针对老年群体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帮助客户保住了共计48万元的“养老钱”,有效守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高息理财为诱饵 银社联动识破骗局
家住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后街社区的胡阿姨退休后,手头有些积蓄,一直希望寻找稳健的投资渠道实现“钱生钱”。不久前,她通过微信结识了一位自称某知名金融机构的“金牌理财师”。对方每日对胡阿姨嘘寒问暖,并不时发送所谓“客户”获得高额收益的截图,逐渐赢得其信任。
随后,该“理财师”向胡阿姨推荐一款号称“国家扶持、保本保息、年化收益达18%”的“养老服务”投资项目,并邀请她参加线上推介会。会上,“专家”们不仅展示了精美的宣传片,还出示了伪造的“政府红头文件”,胡阿姨信以为真,决定将20万元积蓄全部投入。
所幸在转账前,胡阿姨想起社区常宣传的“大额转账先咨询”,便主动前往社区咨询。网格员小何听到“保本高息”“国家项目”等关键词后立即警觉,联想到邮储银行在近期“金融知识进社区”活动中强调的诈骗特征,随即陪同胡阿姨至银行网点进一步核实。
银行理财经理小张在了解情况后,迅速判断该“项目”为典型理财诈骗,并从三方面向胡阿姨耐心解释:一是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仅约1.15%,远低于所谓18%的收益,承诺“保本高息”的项目风险极高;二是经查证,该“金融机构”并无合法资质;三是在国家部委官方网站中,并未检索到相关项目信息。
为彻底打消胡阿姨的疑虑,社区工作人员联系其子女共同劝说,银行方面也提供了类似案例的新闻报道与风险提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胡阿姨终于认清骗局,避免了资金损失。
假借“公检法”恐吓 多方协作阻断转账
某日下午,邮储银行石坪桥营业所负责人接到社区紧急协查通知,称辖区退休职工王阿姨可能正遭遇诈骗并前往银行转账。网点客户经理立即将王阿姨的体貌特征告知全员,加强关注。几分钟后,王阿姨一边接听电话一边操作智能柜员机准备转账,工作人员礼貌地将其引导至VIP柜台办理。
柜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发现,王阿姨欲向某个人账户转账28万元,且对转账用途描述前后矛盾。经客户经理何经理耐心沟通,王阿姨终于透露实情:她接到自称“某市疾控中心”的电话,称其身份信息被冒用发送涉疫诈骗短信,随后电话被转接至“某市公安局”。一名“王警官”通过社交软件发送了伪造的“警官证”和“逮捕令”,称其涉嫌“洗钱案”,要求将所有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以证清白,并严禁向他人透露。
何经理明确告知王阿姨:“公安机关根本不存在‘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至个人账户的均为诈骗!”与此同时,社区网格员与王阿姨的女儿也赶到银行,共同进行安抚与解释。经过多方劝导,王阿姨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终止了转账操作。
全民反诈 共建平安金融环境
这两起案件的成功拦截,展现了银行与社区在反诈工作中的高效联动与专业能力,也凸显出持续开展公众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邮储银行重庆分行表示,将继续加强与街道、社区的协作,推动“全民反诈”意识深入人心,特别是加强对老年客户等脆弱群体的风险防范宣传,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邮储银行重庆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