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美谈判顺利,印度高喊“中国不可信”,转头要求中方解禁稀土?
创始人
2025-06-11 21:39:53
0

日前,中美已在伦敦进行了两天的经贸会谈,美方代表罕见用"富有成效"“非常顺利”等词来形容此次谈判。中方代表也给出了“专业理性深入坦诚”的八字评价。

央视新闻消息称,双方甚至初步敲定了落实元首共识和日内瓦共识的框架协议,这种氛围让外界嗅到一丝贸易战可能解冻的气息。

然而,就在全球关注中美关系缓和的节点上,印度商务部长戈亚尔突然在公开场合发声,一边高喊着“中方不值得信赖”,一边又急切希望能够得到中国的稀土许可。

这种“吃饭砸锅”的言行,暴露出印度在中美博弈中的两大战略焦虑。

其一,中美顺利谈判让印度“骑虎难下”。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特朗普刚开始对中国大规模增加关税时,戈亚尔等印度政客就曾欢呼“印度迎来了千载难逢机会”,外资将因中美摩擦而涌入印度。

莫迪政府甚至配合美国对华加税,同时拒绝反制美国对印度加税的威胁,试图以“顺从”换取华盛顿青睐。

然而没过多久,印度突然发现,吸引的外资增量远未达预期,而中美却在日内瓦、伦敦等地接连推进谈判。

而一旦两国达成协议,印度此前对美绥靖、对华强硬的矛盾立场将彻底沦为笑柄——既未换来美国实质性让步,又因追随制裁中国而自断经贸后路,这必然会遭到民众质疑。

戈亚尔此时甩锅“中国不可信”,实则为掩盖印度经济政策的失败,同时向美国递投名状,证明其仍有“遏华棋子”的价值。

其二,当中国以稀土为杠杆在全球稳稳掌控主动权时,印度短期内无力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又不愿低头妥协。

印度汽车生产线正因中国稀土断供陷入瘫痪,莫迪政府“去中国化”的豪言壮语彻底被击碎。

印度当下的困境不止于战略尴尬,更直接体现在产业危机上。

中国4月起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要求客户提交供应链信息并安装追踪系统,这本是维护资源安全的常规举措,却让印度汽车业陷入“灾难性瘫痪”。

尽管印度稀土储量达690万吨(全球第五),但因提炼技术落后,其80%的电动汽车永磁体依赖中国进口。

印度车企在5月就已经拉响了警报:76%整车厂面临停产,日损2.8亿美元——只因缺了指甲盖大小的钕铁硼磁铁——这种中国垄断全球90%产量的稀土永磁体,能让电动汽车电机效率提升10倍。

对于这种可能被“卡脖子”的窘境,印度方面也曾做出过“努力”,比如对进口整车征收110%天价关税倒逼本土化,结果因供应链断裂导致车企成本飙升;拨款136亿人民币扶持本土稀土产业,但专家评估至少需3-5年才能见效。

显然,印度的企业根本等不了这么久,再没有稀土,产业链可就要断了,多家车企已经向中国递交了稀土申请,但是一直未得到中国的回应。

反观欧盟、韩国,都收到了中国释放的稀土出口松动信号,甚至连特朗普都开始高调宣称“稀土问题有解”,只有印度没有被提及。

要知道,中国的出口管制政策一视同仁,那为什么印度却得不到中国松口的信号?这就是印度自己挖的坑。

在中国宣布出口管制后,欧洲日韩等国多次通过与中国加强合作、沟通对话等方式进一步向中国表达稀土的诉求,包括特朗普也为稀土多次与中国交涉,唯独印度不走寻常路。

印度媒体公然发文要求中国“交出稀土”,声称中国作为稀土最大出口国“有责任满足需求”,不给印度稀土,必然会“损害中国的声誉和供应链”。

这种将商业问题政治化的论调,与当初西方施压俄罗斯天然气时如出一辙,就是硬要将自己塑造成“特殊受害者”,试图道德绑架中国,却完全无视印度自己长期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中资企业的事实。

这样一来,印度直接被晾在一边也是很合理了,所以,他们的车企不得不施压政府“赶紧向中国服软”,尽快通过稀土审批。

不得不说,印度一边模仿西方将稀土“政治化”,指控中国“武器化资源”,一边又指望中国为其破例,这种逻辑也是令人颇为无语。

事实上,印度一直都能意识到自己对中国矿产的高度依赖,也一直在加速构建本土稀土供应链。

例如莫迪政府推出"生产挂钩激励计划"模仿中国经验,并与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签署锂钴开采协议,但实际成效却有限。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绝非偶然:全球60%的稀土加工产能、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加上对非洲和拉美矿产的战略投资,让印度短期内根本难以企及,所谓"摆脱依赖"更多停留在口号层面。

印度的困境也在说明一个新的事实:关键矿产的供应链安全不再依赖政治站队,而是技术、资本与诚意的三重博弈。

中国管制稀土并非“闭关锁国”,而是以“可控依赖”反制美国“脱钩断链”,迫使各国重新权衡效率与安全。若印度继续在战略投机中左右横跳,其代价将远超稀土断供——电子、航天、军工等领域同样深度依赖中国供应链。

面对美国挥舞的单边主义与贸易霸凌大棒,中印两国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应对之道,中国展现了坚定的斗争意志,对美方加征的关税予以针锋相对,反观印度却犹豫退缩,甚至主动大幅削减了来自伊朗的石油进口,以此向美国示好。

然而,现在看来,这种绥靖政策终究未能护住印度经济的软肋。印度若持续将自身经济困境归咎于外部,尤其是中国身上,那自然得不到缓解。

面对印度“又骂中方、又要资源”的行为,中国绝对不会妥协,更不会破坏自身战略布局。中国不需要用强硬手段压制,但也绝不接受道德绑架。

印度终将为自己的战略误判买单:当印度官员下次再谈“信赖”时,或许该先看看自己还有多少谈判筹码!

相关内容

29岁男艺人确诊癌症晚期,...
近日,曾参加《青春有你》第三季的选手蒋智豪,时隔一年在其社交平台发...
2025-09-14 12:59:42
苏州一西贝门店宣布月底停业...
极目新闻记者 肖名远 西贝餐饮与网络名人罗永浩有关“预制菜”的争论...
2025-09-14 12:59:40
突然被曝:大规模闭店!曾是...
深交所近日发布公告称,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发生调整并自9月8日起生效...
2025-09-14 12:59:38
这会是中超争冠的转折点吗?
又一次,中超争冠的形势,发生戏剧性的变化。申花在主场被山东泰山逼平...
2025-09-14 12:59:36
卡塔尔首相与美副总统举行会...
△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左)、美副总统万斯(中)与美国务卿鲁比奥(右...
2025-09-14 12:59:35
“循环水”养出“富民蟹”,...
9月13日,今年黄河口大闸蟹正式开捕。任小杰摄 秋风送爽,蟹肥膏...
2025-09-14 12:59:34
原创 ...
9月8日,随着中国宣布对日本参议员石平(原名石平太郎)采取制裁措施...
2025-09-14 12:59:32
原创 ...
中美之间这两天的互动非常频繁,而且还都是双方高级别官员之间的沟通,...
2025-09-14 12:59:31
原创 ...
最近美国农业圈炸了锅,《财富》杂志一篇报道戳破了最棘手的现实:往年...
2025-09-14 12:59:29

热门资讯

这会是中超争冠的转折点吗? 又一次,中超争冠的形势,发生戏剧性的变化。申花在主场被山东泰山逼平,北京国安客场不敌河南队,而海港主...
“循环水”养出“富民蟹”,今年... 9月13日,今年黄河口大闸蟹正式开捕。任小杰摄 秋风送爽,蟹肥膏黄。9月13日,黄河口大闸蟹正式开...
原创 黄... 2025年9月10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建立黄岩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523.67公顷,其中核心区1...
关于预制菜,新华社发文!西贝连... 罗永浩与连锁餐饮集团西贝关于“预制菜”的争论仍在持续。 9月12日,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
原创 朱... 在国际关系的舞台上,利益永远是主角,各国之间的互动往往更像是一场复杂的博弈,而不是理想化的道德交锋。...
美国务卿称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事... 鲁比奥(资料图) 当地时间9月13日,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表示,无人机进入波兰领空事件“不可接受...
114架“阵风”!印度空军提议 环球时报消息,据印度亚洲国际新闻社(ANI)12日报道,印度空军建议国防部采购114架印度制造的“阵...
暴雨来袭 气温持续下降 14-15日 全省自西向东有一次 降水、降温、大风天气过程 西部地区有中雨 其中大兴安岭、黑河西部 ...
河南省委书记率团访问期间,坐进... 撰文 | 余晖 最近这几天,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率河南代表团出国访问。 据《河南日报》报道,当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