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赟
2025年上半年的最后一夜,说一说AI银行。
近日,浙商银行召开股东会,董事长陆建强在会上透露近期与马云进行对接,马云提出希望浙商银行成为“AI+时代”中国第一家AI银行。实际上,近三年来,浙商银行持续推进AI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陆建强每两个月组织一次AI专题会议,并以项目化方式落地相关工作。
日前,网商银行行长冯亮也首次向外界描绘了网商银行的AI银行蓝图——致力于成为千万小微商家的“CFO(首席财务官)”。
成为一家AI银行的路到底要怎么走?
两年前,2023年9月初,在外滩大会银行业数字化论坛上,冯亮介绍称,AI应用让1600名员工可以服务5000万客户。网商银行成立八年以来,已累计服务小微客户超过5000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网商银行没有一个网点,也没有一个信贷员。员工近1600名,一大半是科技人员。如今,网商银行仅AI算法人员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在2024Inclusion·外滩大会银行业见解论坛上,网商银行发布了行业首个基于AI大模型的普惠理财解决方案——“布谷鸟”系统。
一年前,2024年的6月,在网商银行二楼光明顶展厅内,网商银行行长冯亮说了这句话——“任何金融服务,都要回答时代给出的命题。”冯亮还告诉记者,2024年网商银行的营收业务中,交易银行业务的占比会越来越高。就在2024年4月,网商银行升级大雁系统,首次引入AI大模型的能力,识别小微企业和完善信用画像,提升产业链金融的覆盖率和精准度。
现在网商银行有四只“鸟”——大山雀、大雁、布谷鸟、百灵,分别对应的是卫星遥感风控系统、供应链金融系统、智能普惠理财系统和智能交互式风控系统,其背后是对银行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深度探索。
早在2019年3月的一场“问道民营经济”沙龙上,当时还是网商银行拟任副行长的冯亮表示,作为一家民营银行,网商银行始终用科技的力量来给民营、小微企业带来平等的服务。
2021年10月,网商银行对外发布基于数字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方案——“大雁系统”活动现场,网商银行行长冯亮在当年9月获监管批复履新后首次公开亮相,对外拆解数字供应链金融将迈入“1+N”模式的三大关键词。当时,冯亮介绍的数据显示,下游经销商及终端门店的经营性贷款可得率平均达到80%;当前已有海尔、华为、蒙牛、旺旺等首批接入品牌超500家。
目前,网商银行正在尝试一些AI应用,比如“AI票据管家”“AI连锁通资金大脑”“AI投标助手”等。
用冯亮的话说,网商银行自成立以来便以科技为驱动,过去十年是一家不设网点的数字银行。未来十年,网商银行将致力于成为一家创造增量价值的AI银行。“AI CFO的服务范式与原来的存贷汇的服务模式不是割裂的。”冯亮说,“一个优秀的CFO不是账房先生,需要对于企业的经营有深刻的了解,对于行业趋势有深刻的判断,对于金融工具的使用非常熟悉。”
银行业在科技浪潮推动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33家银行宣布接入DeepSeek,迈向AI银行已成为未来十年整个银行业的一大趋势。过去十年间,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经营者数量突破6800万。
想起上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AI+时代”分论坛,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说的话——未来会用AI的人一定会淘汰不会用AI的人,特别是在辅助决策方面,AI“让数据更有质量、让场景更有价值、让人更有创造力”。AI不仅是一项技术,更代表着思维模式的革新。这种思维转变要求企业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并借助AI为用户创造更优质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