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下郑州银行依旧保持韧性生长。
8月28日晚,郑州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截至2025年6月末,郑州银行资产总额7197.38亿元,同比增长11.47%;营业收入66.90亿元,同比增长4.64%;归母净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2.1%,连续第二个财报季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除了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外,郑州银行的资产质量也得到夯实,上半年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9.20%。
郑州银行这张稳中有进的“期中答卷”,对于自身发展和实体经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一份“三升”成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经济的命脉。而银行业与实体经济之间血脉相连,只有经济好,银行业才能更好。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地产、外贸等多重挑战,发挥金融服务实体,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当下所有银行的“重中之重”。
郑州银行作为根植河南的本土法人银行,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为宗旨,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发挥了经济“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规模上,截至2025年6月末,郑州银行资产总额7197.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3.73亿元,增幅6.41%,上半年资产规模增加量已接近去年全年。从2019年年末跨越5000亿元里程碑,再到2023年一季度末突破6000亿元,并于2025年一季度末成功跃上7000亿元新高度,清晰的增长轨迹彰显了郑州银行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资产规模千亿跨越用时三年,而最新的千亿增长时间缩短至两年,生动体现了逆势而行的“郑银速度”。
质量上,郑州银行并非盲目追求体量,而是基于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
从信贷投放来看,截至6月末,郑州银行发放贷款及垫款总额4060.9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84.04亿元,增幅4.75%。
从结构来看,对公与零售“双轮驱动”特征明显,公司贷款余额2746.23亿元,较上年末增幅2.11%;个人贷款余额945.56亿元,较上年末增幅3.96%。
从实际服务来看,郑州银行秉持“一企一策”精准纾困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为全市多家困难企业提供支持。通过深入调研,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并提供大额资金,不仅推动多个项目顺利进行,还稳定了相关产业链中小企业业务往来,充分展现其在支持地方企业、保障区域经济稳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
效益上,报告期内郑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90亿元,同比增长4.64%;归母净利润16.27亿元,同比增长2.1%,连续第二个财报季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在净息差收窄的背景下,截至6月末,郑州银行通过优化投资组合结构,实现投资收益12.29亿元,同比增长111.10%。从贡献度看,上半年资金业务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极。
能在今年上半年取得规模、质量、效益的“三升”成绩,郑州银行的经营韧性可见一斑。细究郑州银行实现韧性生长的深层原因,离不开其对零售转型战略的坚守,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深入践行,以及持续夯实资产质量、筑牢发展根基的不懈努力。
零售转型硕果累累
企业的发展是一个从被动成长、主动成长、自动进化的过程,自动进化不是一种刻意行为,而是一种综合因素发酵成的无形力量。
坚持零售转型战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郑州银行始终坚守的方向,而零售业务的蓬勃发展正是其不断进化的生动实践。
上半年,郑州银行零售业务实现收入12.3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3.56%。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郑州银行对零售金融领域的全面布局,更源于对人民群众金融需求的深刻洞察。
个人存款业务的爆发式增长是零售转型成效的最佳注脚。截至6月末,郑州银行个人存款余额2580.9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9.18亿元,增幅18.3%,增速稳居国内城商行前列。个人存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优化了郑州银行的负债结构,还增强了核心负债的稳定性和成本优势,为未来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居民多元化金融需求提供了充沛的源头活水。
此外,郑州银行还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号召,持续加大对居民合理消费需求的金融支持力度。
郑州银行通过建立精细化客户服务体系,积极落实金融提振消费政策,对“郑e贷(消费)”实施调整授信额度与期限、新增存量客户续作营销线索功能、调整落地规则、优化审批政策、新增后N天免息券功能等六大优化升级,有效满足了居民在教育文化、医疗健康、大宗商品购置、住房装修等多方面的消费融资需求。
半年报数据显示,郑州银行上半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06.95亿元,较年初增加35.5亿元,增幅达到20.72%。
在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郑州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的不良率0.67%,较23年同期下降1.14个百分点,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郑州银行在风险控制与服务质量之间的精准平衡。
夯实安全“地基”
作为一门经营风险的生意,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突破,必须依赖于资产质量的稳定。
众所周知,股神巴菲特一直对银行情有独钟,他曾提到:“银行稳健经营比高利润更重要,银行的稳健性取决于它的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能力。”
风险先行是郑州银行多年的坚守。在风险管理方面,郑州银行始终将风险防控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为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筑牢防线。
截至6月末,郑州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1.65亿元,不良贷款率1.76%,较上年同期下降0.11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下降。
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的同时,郑州银行各项风险管理指标均维持在稳健合理水平,截至6月末,郑州银行拨备覆盖率179.20%;资本充足率11.85%、一级资本充足率10.5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60%。
与此同时,郑州银行还深入践行精细化管理理念,在降本增效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上半年,郑州银行业务及管理费支出14.68亿元,同比减少1.07亿元,降幅6.82%,有效释放了盈利空间。
而这得益于郑州银行深化业务转型、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优化组织架构与业务流程、提升线上化数字化水平等一系列举措。
展望未来,郑州银行将凭借前瞻的战略布局和量质协同的发展优势,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到最优解,实现长期价值创造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