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方阵营内部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美国的传统盟友嘴上说着“和美国站在一起”,但实际上却开始向东方靠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西兰,这个曾经在“五眼联盟”中的重要成员,竟然宁愿支付7亿新元(大约27亿元人民币)的违约金,也要把原本交给韩国的大型渡轮订单转交给中国来做。
为什么新西兰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事情要追溯到2020年,当时新西兰急需更换两艘老旧的渡轮。最初,他们选择了韩国的现代尾浦船厂作为供应商。起初的报价是14.5亿新元,但几年后,这个价格竟然暴涨至40亿新元,几乎是原来的三倍。而且,韩国方面只负责造船本身,其他如港口改造、电力配套等工程却没有涉及,导致项目推进非常缓慢,纠纷不断。面对如此困境,新西兰决定不再继续与韩国合作,及时止损,支付了近7亿新元的违约金,把订单转给了中国的造船厂。
为什么新西兰这么果断?关键在于中国提供的方案更有优势。中国的造船公司广船国际给出了一个固定总价,避免了预算失控的风险,还根据新西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定制化设计,甚至为港口改造节省了几亿新元。并且,后续的维护和环保标准也都做得很周到。新西兰铁路部长也公开称,这是“最优方案”。虽然有人担心,韩国的报价已经达到40亿新元,是否中国的固定报价会让新西兰吃亏,但其实无需担心。因为中国的造船产业链非常成熟,足以保证低成本高效率。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的造船完工量和新接订单量均位居全球第一,全球61%的积压订单都在中国船厂,比韩国领先了40多个百分点。
然而,新西兰选择中国方案的决定引发了一些批评声,甚至有人称新西兰是“五眼联盟的叛徒”。这种说法显得有些过于狭隘。事实上,普通人都会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国家也一样不想浪费钱。新西兰的选择,是务实的做法。类似的新西兰案例其实并不少见。比如,希腊船东就多次在中国船厂下单;澳大利亚的一些新能源项目也最终选择了中国企业;甚至一些美国公司承接的基建项目,也在悄悄考察中国方案。这些决定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美国的传统盟友们正在通过“脚投票”,逐渐转向更加务实的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正当美国的盟友纷纷向中国靠拢时,美国自家的金融系统却爆出了大问题。16号,美国两家银行因一宗恶性事件股价暴跌,导致整个银行板块的市值蒸发超过千亿美元。这看似是一个偶然事件,实则早有预兆。由于美联储持续降息刺激经济,美国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不断增加,坏账越来越多,尽管美国的金融分析师试图淡化这一危机,称其为“个案”,但美国银行体系已经暗藏隐患。更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反应也很特别:这次金融危机发生时,投资者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纷纷涌向美元避险,而是选择了黄金,导致黄金价格大涨142美元,人民币汇率也开始走强。这表明,美国的金融霸权开始出现动摇。
这些现象看似不相关,实际上却指向了一个共同的趋势:过去那种依靠阵营划分和美元霸权维系的国际秩序正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务实的选择——谁能提供最优方案,谁就是更值得合作的伙伴;谁能保持经济稳定,谁就是更可靠的避风港。如今,西方世界正在悄然进入一个“东升西降”的大趋势,而新西兰的选择和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无疑是这一趋势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