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四川金融运行情况:9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0%;9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2.80万亿元,同比增长11.0%,增速居全国前列。
数据背后,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省金融运行整体平稳,存贷款总量稳步增长,信贷结构不断优化,贷款利率持续下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贷款利率持续处于低位
9月四川存量贷款利率已降至3.87%
今年以来,四川存款平稳较快增长,信贷总量合理增长。9月末,全省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14万亿元,同比多增2053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增长16.0%,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分别高27.3个和16.3个百分点;9月末,全省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05万亿元,同比多增923亿元,已达到2024年全年贷款增量的88.6%,有力有效支持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信贷投向重点突出。8月末,全省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8%。9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0%,其中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1.7%;住户消费贷款(除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4%,增速较6月末高0.3个百分点。9月末,全省实际投向基础设施领域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8%,其增量占全部中长期贷款增量的22.9%;实际投向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7%,比上月末高0.4个百分点。
贷款利率持续处于低位。9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79%、3.77%和3.14%,同比分别下降47个、49个和19个BP,居民和企业贷款利息负担进一步减轻。存量贷款利率持续创历史新低,9月已降至3.87%,同比下降46个BP。

贷款结构不断优化
8月末四川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3.4%
近年来,四川金融机构把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国民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贷款结构不断优化。从贷款投向看,“五篇大文章”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科技金融为科技创新提供更高质量的信贷支持,科技贷款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今年8月末全省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3.4%,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2.2个百分点,比全国科技贷款增速高1.3个百分点,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8.6%、19.8%、28.8%;养老产业贷款(36.9%)、数字经济产业贷款(17.1%)增速均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绿色金融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持,9月末全省绿色贷款余额20362亿元,较年初增加2948亿元。此外,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保持高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25.4%、23.3%。
从贷款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贷款增量占比超过八成。基建项目建设、制造业扩大生产和高新技术研发通常需要一定的周期,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前9个月,全省中长期贷款增加8643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82.7%,为实体经济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保障。
从贷款主体结构看,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量占比超过八成。随着四川省经济体量逐步增大,各类主体不断增多,企事业单位贷款在贷款增量中的占比持续上升。前9个月,全省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225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88.3%,较上年同期高3.9个百分点。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吴茜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赵子君 审核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