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配件都买齐了,就剩内存条没买,结果一看价格和上个月比直接翻倍。”原本计划趁着“双十一”组装电脑的张宇,最终因内存条价格却步了。近期,内存价格大幅上涨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议话题,不少消费者反映,组装整机的成本甚至上涨超过千元,因此有人选择观望也有人选择“平替”。
10月31日,记者走访了成都百脑汇数码商场,多家商户反映,不仅内存条价格飙升,硬盘也有明显涨价,尤其近一个月来涨幅较大。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本轮涨价主要受AI产业爆发带来的需求激增与供应链调整共同推动,叠加部分市场炒作因素,预计短期内价格难以回落。
内存条价格翻倍硬盘跟涨
商家:需求大、产能紧张
10月31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武侯区的数码广场看到,周五下午的商场内客流略显冷清。“这段时间内存和硬盘都在涨价,基本比原来贵了一倍,已经持续涨了一个多月。”从业二十余年的商户张先生告诉记者,以16G、32G内存为例,原本售价在700、800元左右的产品,现在已涨至1500–1600元。
张先生补充称,作为新一代存储,像海盗船复仇者系列、金士顿 Fury 系列的 DDR5 型号,涨幅惊人。DDR4内存情况同样受整体产能影响,价格也上涨了不少。“目前货源仍有,但需求大、产能紧张,价格自然上来了。”
另有商家表示,尽管近期显卡价格有所回落,但存储类产品价格仍处高位,整机成本还是上去了。“每年市场行情不同,之前也经历过涨价周期。需求大、供应跟不上,价格就容易上涨,也不排除部分渠道跟风炒作。”一位商户坦言:“厂家进货价上调,一天一个价,我们售价也只能跟着涨。现在到处都是信息透明,电商平台价格一目了然,短期内降价可能性不大,只能建议非刚需的客户先别装机,等行情稳了再说。”
装机成本或上升千元
消费者选择观望或寻找“平替”
事实上,一根小小的内存条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电脑核心部件,采用DRAM芯片构成临时存储器,是决定电脑性能流畅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的核心关键之一,不少专业软件及大型3D游戏也对内存容量有明确要求。硬盘同样作为影响整机性能的关键部件,二者价格的同步上涨,无疑让消费者打了装机的“退堂鼓”。
根据慢慢买App数据,以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金士顿 DDR4 16GB台式机内存条为例,去年同期售价仅178元,今年10月底已涨至517元,涨幅高达190%;1TB硬盘同样从300元左右涨至500元以上,短短数月近乎翻倍。

“如果配置好一点的电脑,现在装机比一个月前多花上千块,真后悔没早点买!”张宇称早在 9 月份就看好了一套配置,想着 “双十一” 有活动再入手,结果到10月底一看,内存价格涨得离谱。面对居高不下的价格,不少消费者开始持观望态度,或将目光投向了二手平台。
“买了两块别人9月份入手的内存条,对方用了一个月,转手还赚了我200元。”一位消费者无奈表示,但二手的至少能省点钱。另有消费者提到,去年为笔记本加装内存条仅花费130元,如今同款产品已报价279元。因此,不少行业人士和游戏玩家调侃,内存条已成为“今年最佳理财产品之一,比金条涨得还快”。

“超级周期”来了?
AI驱动下存储市场迎变革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存储产品价格 “疯涨”?今年4月开始,三星、美光等巨头接连宣布PC/Server用DDR4停产,并将产能优先集中于面向AI和高性能计算需求及高利润的HBM(高带宽内存)。TrendForce发布的《2025年Q4 DRAM市场展望》报告则指出,DDR4的供应缺口预计将持续至2026年。
根据《韩国经济日报》,三星电子、SK 海力士等或将在 Q4 继续向客户调整报价,DRAM 和 NAND 等产品价格或上调高达 30%,以顺应AI驱动的存储芯片需求快速增长趋势。
因此自2025年二季度以来,包括DRAM内存、NAND闪存、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在内的全系列存储产品同时缺货涨价,价格已连续五个月大幅上涨,全球存储芯片行业似乎正迈入许多分析师所称的“超级周期”。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一方面企业级存储价格持续上扬,另一方面服务器大容量需求增加消化产能较大,消费类市场供应受到挤压,使得消费类价格上涨,因此存储价格全面拉升。目前存储价格持续抬升,叠加手机、服务器市场打开国产化空间。
对于消费者最关心的 “后续价格走势”,信达证券分析师表示,随着下游需求复苏、消费类库存水位下降以及新产品推出等叠加因素,将推动存储价格或进一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