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银行于10月30日正式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该行营收净利双双增长、核心指标逐季改善,经营基本面持续向好。
该行同步发布的中期分红方案,进一步以“真金白银”的回报机制,凸显其在区域城商行中的投资价值优势。?
经营业绩逐季向好,中期分红彰显信心
今年前三季度,厦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2.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2%;归母净利润19.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25%。营收与净利润实现稳健增长,同比指标呈现出逐季改善的良好态势,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截至9月末,厦门银行利息净收入达30.91亿元,同比增长3.63%,这一变化受益于规模增长与息差企稳。另一方面,中间业务与投资收益成为盈利增长的另一“引擎”。前三季度,该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达3.32亿元,同比增长16.04%;投资收益为9.73亿元,同比增长29.55%,远超营收整体增速。
在资产规模维度,截至2025年9月末,厦门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4425.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2%。规模扩张的驱动力来自于实体经济信贷投放的持续发力:贷款及垫款总额达2345.24亿元,较上年末激增14.15%。
与此同时,负债总额达4094.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6%,其中吸收存款总额2380.9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8%,存贷款规模稳步扩张,整体保持稳健增长势头。?
在风险防控领域,厦门银行继续保持行业较好水平,为业绩持续向好筑牢“安全垫”。截至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80%,较上季末下降0.03个百分点,不仅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二季末1.49%的水平,也在上市城商行中稳居前列;拨备覆盖率高达304.39%,资产质量保持良好水平。
与三季报同步发布的,还有厦门银行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根据预案,该行拟以总股本26.39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40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3.69亿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31.91%。
回溯上市五年历程,厦门银行始终将“股东回报”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目标之一,现金分红比率持续保持高位——2021年至2024年,连续四年现金分红比率超30%。分红金额从2020年的4.7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18亿元,上市以来累计分红7次,五年累计分红超39亿元,股东回报规模稳步提升。
上市五载稳步发展,打造两岸金融标杆
除了高分红外,上市五年来,厦门银行发展态势稳健。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总资产较2020年末增长55.20%;发放贷款及垫款较2020年末增幅达68.5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从2020年末的193.63亿元增厚至323.06亿元,增幅66.84%;每股净资产从2020年末的6.96元升至9.97元,五年增长43.25%。
五年稳健发展的背后,是厦门银行始终将“服务地方实体经济”作为核心使命,并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着力点,依托“两岸”独特的地理优势在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领域构建起了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在普惠金融领域,今年上半年,厦门银行通过支农支小再贷款撬动贷款超140亿元,累计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超4900户,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超120亿元。
在科技金融领域,该行在福建省内城市商业银行中率先设立22家科技特色支行。今年9月,该行成功发行福建省内城市商业银行首单科技创新债券,获得市场投资人的积极响应,全场实现2.48倍超额认购。
在服务台资企业方面,在今年6月,厦门银行推出全国首个台胞“双证关联”金融线上应用场景,打破台胞身份认证障碍,达成“一键绑卡、跨境通用”,全面提升了台胞在大陆的支付体验。
截至6月末,厦门银行台企客户数相比上年末增长7%;台企贷款余额相比上年末增长 51%;台企户均存款余额是全行企业客户的 1.42 倍,台企国际结算量占全行国际结算量的70%,两岸金融业务的市场优势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福建自贸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政策的持续落地,厦门银行有望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与特色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其“业绩稳健、风险可控、回报稳定”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在资本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