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萌 卢梦雪 北京报道
农信改革再落关键一子。
11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公告,正式批复同意筹建新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疆农商银行”)。西北地区首家省级统一法人农商银行即将诞生。
据新疆农信社2025年工作会议透露,新疆农商银行开业后资产规模将超过7000亿元。10月29日,新疆农信进一步表示,将力争在11月底实现该行的挂牌开业。
今年以来,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进入快车道,河南、江西、江苏、内蒙古、吉林五地省联社改革相继落地,地方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
“新疆农信的改革化险工作已有一定条件,此前通过‘分步走’,各地(州、市)级统一法人农商银行已基本完成组建,这为组建全区统一法人农商银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力争11月底实现挂牌开业
2024年12月,新疆农信统一法人改革方案获国家批复。随后,“积极筹建新疆农商银行”作为新疆2025年重点工作,被写入当地政府工作报告,改革由此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25年3月17日,新疆农商银行筹建工作小组等机构发布组建公告,其中提到,新疆农信联社等56家新疆农信法人机构已分别履行内部公司治理程序,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以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新疆农商银行相关事项,并形成决议。原各机构的债权债务将由新设立的新疆农商银行承继。
11月7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其已正式批复同意筹建新疆农商银行,要求筹建工作小组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筹建期间接受新疆金融监管局的监督指导。
此前,新疆农信已多次勾勒出新疆农商银行的发展愿景。
1月23日,新疆农信在2025年工作会议上提到,新疆农商银行开业后资产规模可达7000亿元以上,将成为产权明晰、治理健全、运行高效、金融风险管控有力、支农支小特色鲜明的现代农商银行。
10月29日,新疆农信再次提到,要确保新疆农商银行如期挂牌开业,按照开业前各阶段工作指引,以力争11月底实现挂牌开业为目标。同时确保新老机构无缝衔接、各项工作平稳过渡。
据悉,截至今年上半年,新疆农信资产规模已超730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61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近4800亿元,资产规模、存贷款规模、市场份额等指标居新疆银行业首位。
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单一法人形式的省级农商银行,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在较短的时期内压降区域内金融风险,实现“减量提质”;二是有利于在单一法人框架下理顺管理机制,尽快完成业务、人员整合等方面工作;三是能够较快统一战略思路,推进提升管理效能,在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同时,改善自身经营业绩。
“分步走”有序推进
2022年9月起,新疆农信改革开始提挡加速。
2023年12月,阿克苏塔里木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该行通过新设合并方式,由阿克苏地区原有的5家农商银行和3家农信联社组建而成,成为新疆农信地市统一法人改革的“第一单”。
此后,改革持续推进。2024年9月7日,克州农商银行挂牌开业,以新设合并方式由阿图什市、乌恰县、阿克陶县、阿合奇县4家农信社组建而成;同年12月29日,和田农商银行挂牌开业,以新设合并方式由和田地区8家农信社组建而成,开业后资产规模达263.66亿元;12月30日,喀什农商银行挂牌开业,同样以新设合并方式由喀什地区11家农信社和1家农商银行组建而成。
至此,经过两年多的推进,南疆四地州(阿克苏地区、克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农信机构已完成了以地州为单位的统一法人改革。
“新疆农信的改革化险工作已有一定条件,此前通过‘分步走’,各地(州、市)级统一法人农商银行已基本完成组建,这为组建全区统一法人农商银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董希淼向记者表示,“但也要看到,这些市级统一法人机构成立时间尚短,有些机构的整合工作甚至还未完全消化。在短时间内再次进行全区层面的整合,容易导致部分机构疲于应付改革。”
杨海平表示,新疆在推进改革时采取了“分步走”策略,是基于新疆实际情况的现实选择。这种做法可以较好地控制因改革导致的风险,减少改革阻力,缓和改革带来的震荡,是一种相对审慎的做法,符合“一省一策”的改革导向。
“新疆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在此范围内组建全区统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最特殊的挑战在于管理的物理半径巨大,这一点与内蒙古农商银行有相似之处。”董希淼进一步指出。他认为,这对总行的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响应效率提出了极高要求,是新疆农商银行成立后面临的挑战。相比之下,海南、宁夏等省份组建或将组建省级农商银行,因其地域范围相对较小、机构数量相对有限,管理幅度的问题并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