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中国黄金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黄金ETF增仓量为79.015吨,同比增长164.03%。截至9月底,国内黄金ETF持仓量为193.749吨。
黄金产量同比增长
中国黄金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原料产金271.782吨,同比增长1.39%;进口原料产金121.149吨,同比增长8.94%;国内原料和进口原料共计生产黄金392.931吨,同比增长3.6%。
前三季度,一批具备战略意义的重点勘查、开发项目稳步推进,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辽宁省大东沟金矿初步评审金资源量近1500吨,有望成为继山东胶东金矿之后我国又一个世界级金矿。我国超深矿井建设技术实现里程碑式突破,三山岛金矿副井井筒工程安全顺利落底,最终深度锁定2005米。
重点黄金企业“走出去”战略快速推进,成效显著。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大型黄金集团境外矿山实现矿产金产量61.439吨,同比增长18.39%。
2025年前三季度,上海黄金交易所全部黄金品种累计成交量单边2.38万吨(双边4.76万吨),同比上升2.45%;累计成交额单边17.68万亿元(双边35.35万亿元),同比上升41.55%。上海期货交易所全部黄金期货期权累计成交量单边10.36万吨(双边20.72万吨),同比上升59.98%;累计成交额单边61.08万亿元(双边122.15万亿元),同比上升112.6%。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增持黄金23.95吨,截至9月底,我国黄金储备为2303.52吨。
金条及金币消费量增长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682.73吨,同比下降7.95%。其中,黄金首饰270.036吨,同比下降32.50%;金条及金币352.116吨,同比增长24.55%;工业及其他用金60.578吨,同比增长2.72%。
不同品类黄金产品的表现差异明显。轻克重、附加值高的首饰产品仍保持较强市场吸引力,销售情况较好。金条需求仍然旺盛,全球地缘冲突加剧与经济不确定性使得黄金避险保值的功能进一步凸显。电子、新能源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用金需求稳步回升。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提出,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会员单位或客户销售标准黄金时,免征增值税。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客户购入标准黄金,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并按照实际成交价格向买入方客户开具普通发票。客户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以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6%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买入方客户将标准黄金直接销售或者加工后销售的,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可以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非投资类的黄金饰品企业,因进项税抵扣减少,成本端或有所提升;对于终端消费者而言,购买黄金饰品价格预计将提升,向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购买金条不受影响。
中信建投认为,政策出台后,有利于黄金场内交易,交易更规范也更集中,有利于提升黄金交易透明度和监管效能,有利于强化黄金投资和消费需求分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