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低价“银行直供房”出现,意味着什么?对市场有什么影响?很多人可能没有发现,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很多银行都开始自己卖房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简单说一下,过去如果出现债务违约,银行收了你的房子之后就会进行法拍,拍了多少钱就用来抵债。可问题就是现在法拍房太多了,市场也消化不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很多银行只能选以物抵债。于是不少银行手里都积攒了大量的房产。对于银行来说,这些房产也得卖出去变卖拿回现金去周转,于是过去一年时间,在互联网拍卖平台上出现了大量银行直供的房源,而且价格普遍低于市场的25%。

京东资产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兰州银行挂牌直售房产标的为1130个,2025年增至1779个;吉林银行挂牌出售的房产超过2000个,天津银行接近1300个。在多个主流的资产交易平台上都出现了类似的房源,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银行也有相关的业务。
这事影响可不简单。大量的银行直供房进入楼市,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目前楼市的复苏速度。从公布的70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数据来看,目前复苏并不明显。过去两年密集发布了如此多的救市措施之后,楼市依然没有迅速反弹,这就说明这场危机比大部分人想象要严重多了。
现在新房的去化还在路上,短期内又有如此多的银行直供房出现,只能彻底拉慢去化的速度。可是你不让银行处理,又可能银行金融系统安全,这事更加严重。
只能说我们过去的制度设计有重大问题,我们把太多的问题都绑在房地产上面。银行50%的业务来自个人房贷。GDP15%来自房地产。整个经济内循环几乎都依赖于房地产,消费领域很少被重视。居民90%的资产都压在房子上面,居民杠杆率超过70%。很多地产完全依赖土地财政,明知道房地产供应过剩,也只能拼命卖地维持地方运转。
现在我们要刺激消费,就得给居民降杠杆,同时稳住居民的资产。要稳楼市就得有一个去库存的过程。要去库存,那就让大家继续买。让老百姓继续买,又是在透支新一代未来30年的消费能力。

80后、90后的消费能力已经完全被透支了。如果现在房价快速反弹,那完全不好事,不管是把危机继续延后,而雪球滚越久,暴雷的时候威力就越大。
既然现在爆开了,那就让危机来得更彻底一些。换句话说,我们这一代人就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幻想楼市短期内快速反弹,这依然是不现实的。
同时消费也不可能是短期内就可以迅速刺激起来的。你想想你自己的情况就知道,是不是得房贷、车贷还得差不多了,你才敢去花钱消费。整个社会也是如此。

地方政府要重新大规模投资,也必须等他们的债化得差不多。家庭、个人也是如此。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中,目前前两驾依然希望不大。出口目前也是因为美国挑起的关税而困难重重。看懂了吧,人家美国也是打蛇打七寸,挑着你的软肋打。
银行低价房入市,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一个必然事件。不管是库存的新房,还是存量二手房的消化,这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三五年就能结束的。
我们用40年走完别人100年的路,后遗症绝对不会轻。日本扛了30年,楼市才在这两年复苏。那中国到底需要多少年呢?
上一篇:贵阳银行:拟任董事余瑞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