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汽车品牌只要傍上华为,往往很快就能混得风生水起,无论是鸿蒙智行的问界、智界,还是引用HI模式的阿维塔、岚图,近年都拿出了比较亮眼的销量成绩。不过,在北汽集团身上,错失了几次关键时机,到目前为止似乎尚未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据相关数据显示,鸿蒙智行今年4月销量达到27555辆,1-4月累计销量则为106973辆。其中,问界占了整体销量的大头,4月销量为2056辆,1-4月累计销量则为66588辆,而智界的销量则仅次于问界,4月销量为5657辆,1-4月累计销量38174辆。享界今年4月销量为1338辆,1-4月累计销量3354辆。
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实际上最初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采用HI模式,另一种是智选车模式。当年的北汽,选择了HI模式,而赛力斯则选择了智选车模式。几年后过去了,结果和差距也很明显,如果当年的北汽选择的是智选车模式,结果又会怎么样?
值得一提,北汽集团是目前业内同时采用华为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的企业,大好的机会简直像送到嘴边一样。然而,从目前形势来看,北汽集团显然并没有充分把握住这些让业界羡慕的机会。
同样的合作伙伴,同样的模式,甚至还有其他友商所不具备的“双线程”,北汽集团为什么依然表现平平?由于都用上“高端智能化”的标签,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极狐和享界品牌的认知较为模糊。
当然,这层因素对北汽集团的影响其实也是次要,最关键的还是战略方面以及时机的问题。无论是HI模式,还是智选车模式,研发、生产和营销资源等各方各面都需要大量投入资源,而两种模式同时采用,反而难以做到集中力量。而且,这两种合作模式采用不一样的机制,无论是协调的效率还是决策的效率都将受到明显的影响。
从北汽集团的立场来看,或许出于保守的考虑,才会出现这种“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想法。但在内卷日渐激烈的市场大环境之下,那些对市场变化十分敏锐的车企,如今已纷纷开始采取战略收缩的策略,通过内部整合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北汽集团也有理由采取同类的措施。据北汽集团公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其全年净利润仅为9.56亿元,同比大幅度下降68.5%,新能源业务亏损更是扩大至44.42亿元。
近期有消息传出,部分“国字号”车企在相关部门的牵头之下,正谋划一轮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整合,北汽集团预计也包含其中,甚至有传闻透露,北汽与一汽很可能将实现整合。当然,相关信息目前还尚未得到确认,假如情况属实,北汽集团实现转型突破的机会又再增加一个,至于能不能把握住,还得看北汽集团的能耐。
汽车网评:面对一次又一次黄金机会,在资源、技术、营销等多个方面均具备优势的情况之下,北汽集团虽不能说完全抓不住,但显然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当中的原因值得北汽集团深思考。不过,北汽集团目前还未到最糟糕的境地,只要脚踏实地,推进变革的进程,仍有逆转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