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近期,我国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下行,3个月期存款利率已击穿1%,标志着银行利率体系全面进入低利率区间。根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7月23日发布的报告,2025年6月,银行整存整取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0.949%,进入“1时代”,中长期存款利率也均跌破2%。
对于有房贷的人来说,利率下调意味着每月还款金额减少。除了房贷,其他消费贷款(如汽车贷款、装修贷款等)的利率也会相应下降,降低了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刺激消费。利率下降降低了购房者的贷款成本,可能会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推动房价稳定或上涨,对有房产投资计划的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存款利率下降会使储蓄的收益减少,从而降低人们的储蓄意愿。人们可能会将部分资金从银行存款转移到其他消费或投资领域,促进消费市场的活跃。
不过,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直接导致储蓄存款的利息收入减少。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会受到存款利率下降的影响,部分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会降低,迫使投资者重新审视风险偏好,或转向权益类资产。
自1994年以来,我国存款基准利率经历了从高位到逐步回归的过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23年2月,活期存款利率为0.35%,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为1.1%,1年期为1.5%,3年期为2.75%,5年期为4.75%。尽管当前利率已超7年未调整,但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已使实际存款收益大幅缩水。2025年6月数据显示,各期限存款利率较5月全面下降,3年期与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倒挂现象仍存,反映出银行对长期负债成本的谨慎态度。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年来,宏观经济波动、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等因素,导致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部分银行业绩压力较大。
以2025年数据为例,部分银行净息差已逼近1.5%的警戒线,业绩压力显著。存款利率下调成为银行缓解负债端成本、稳定盈利能力的关键举措。
从存款规模看,中资大型银行仍保持强劲吸储能力。2017年至2022年,各项存款规模从79.31万亿元增至119.24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达8.50%。但存款增长的质量更值得关注:个人存款占比提升反映居民风险偏好下降,而企业存款增长乏力则与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降低有关。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利率仍然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