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冲破3500美元的历史性高位背后,一家掌控中国黄金命脉的央企巨头正在把握周期机遇。
作为中国黄金行业唯一央企,这家拥有48座矿山、6座冶炼厂、覆盖26个省份的巨头,正在高金价时代展现出惊人的资源掌控力。
产业巨轮:黄金央企的全链条霸权
中国黄金的历史可追溯至1979年成立的中国黄金总公司。2003年经国务院批复,正式组建为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它不同于普通矿企。作为中国黄金行业唯一的中央企业,其前身曾与国家黄金管理局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承担着行业管理职能。
如今,这家巨头已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帝国版图。从地质勘探、矿山开采到精炼加工、终端销售,中国黄金掌控着每个环节的核心资源。截至2024年,集团在中国及“一带一路”重要成矿区带规划了25个黄金及有色生产基地,拥有32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和40家高新技术企业。
技术实力是其核心竞争力。集团拥有中国黄金行业唯一的国家级黄金研究院和设计院,制定了行业90%以上的技术标准。在莱州汇金超深竖井项目中应用的2000米深井开采技术,获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5年上半年,技术红利充分释放。在超深竖井开采、智能矿山建设等技术加持下,中国黄金的矿产金增速达19%,超越山东黄金(17%)、紫金矿业(17%)等同业对手,领跑黄金采掘业。
投资引擎:资源并购与技术攻坚
面对金价历史性高位,中国黄金的投资策略凸显央企的资本优势。2024年,集团通过探矿增储与并购整合,新增黄金资源量超765吨,资源储量一举突破2000吨大关。
资源扩张仍在加速。2025年,集团启动“改革攻坚突破年”,计划将内蒙古金陶、河北大白阳等4家子公司注入上市公司中金黄金。这些资产2024年合计产金约3.16吨,交割后将直接增厚产能。
海外布局同步推进。在刚果(布)、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等地区,中国黄金的国际项目已贡献显著收入。旗下中国黄金国际计划2025年矿产金达4.55-4.9吨,重点开发的吉尔吉斯斯坦布丘克金矿,成为中亚战略的关键支点。
技术投入同样不遗余力。2022年,中国黄金投入3亿元建设数字矿山,推进冶炼全流程数字化管控,部分企业通过数字化建设减少一线人员10%以上。2025年,降本增效措施进一步深化,通过降低入选品位等技术优化,在同等资源条件下提升开采效率。
黄金走廊:烟台与水贝的财富两极
中国黄金产业的财富地图上,两个区域熠熠生辉:烟台的“金矿”与水贝的“金链”。
地处世界第三大黄金成矿带的烟台,手握全国26.7%的黄金探明储量(4202吨)。2022年,烟台生产黄金135.76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7.27%,连续47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金价飙升让烟台实现超额收益。2022年,本土龙头招金矿业净利润同比暴增1092.84%。采矿业税收同比增长18.2%,在烟台工业税收整体下滑9.9%的背景下逆势上扬。
今年5月,烟台再传捷报——西岭金矿新增金金属量近200吨,累计达580吨,成为国内最大单体金矿床,预估经济价值2000多亿元。
与烟台“挖金矿”不同,深圳水贝则靠“卖金链”崛起。这个不产黄金的地方,却占据全国黄金珠宝批发市场50%的份额,黄金实物用量占上海黄金交易所交割量的70%。
水贝片区年营收超1000亿元,平均日入2.7亿元。2020年水贝万山珠宝产业园试水直播电商,孵化超700家直播企业,单场直播销售额破亿的头部主播持续涌现。
烟台西岭金矿580吨新增储量的消息震动业界时,招金矿业的股价应声上涨。这座世界级金矿将支撑烟台未来30年的黄金产能,而中国黄金集团在当地的布局早已深入矿脉。
在深圳水贝,黄金珠宝直播基地的聚光灯下,主播们卖力展示着古法金手镯。柜台里每十件金饰,就有八件产自这个不产黄金的“宝都”。
金价仍在高位震荡。中国黄金的矿车在烟台深井中轰鸣,水贝的熔炉中金水沸腾,央企巨轮正碾过产业周期的波动,驶向更深的资源腹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