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2日中美日内瓦声明发布后,美国的行动引人关注。在短短4天内,美方就对中国连续出招,全然不顾声明中倡导的“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共识。先是13日废弃拜登制定的《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实施更严格法则;后续15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对中国实体进行制裁;16日美国商务部还被曝编制中国企业名单,意图拉黑多家中国芯片企业。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动作,似乎让其对华政策走向逐渐明晰,然而马斯克的入局,又给这一复杂局势增添了新变量。
马科斯(资料图)
特朗普上台后,一系列举措显示出对中国强硬态度。在经贸领域,其先是对中国征收所谓“特别关税”,后续又专门针对中国汽车零件、出口钢铁等产业征税。在近期中美经贸首轮谈判结束并发表联合声明后,特朗普公开威胁称,若中美90天内无法达成长远协议,美国对华关税将会上涨,虽不会恢复至此前最高145%的程度,但会比目前30%的税率“明显高一截”。这表明美国在经贸方面打压中国的野心未改,强硬政策依旧延续。
在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的围剿也在持续加强。5月12日,美国商务部废除拜登政府签署实施的《AI扩散规则》,同时颁布三项强化管制措施。不仅如此,美国取消对英伟达、AMD两家公司对华为的AI芯片出口豁免,严禁全球任何地区使用华为昇腾芯片。从大力打压华为产品,不许美国企业为华为提供芯片支持,到针对华为AI芯片发布“全球禁用令”,美国对华为乃至中国芯片产业的“穷追猛打”不断升级。这些举动无疑显示出美国试图在高新技术领域遏制中国发展的计划。
马科斯(资料图)
特朗普还提及愿意访问中国,声称中美关系“至关重要”。但这一表态被部分舆论认为诚意不足,若真有访华意愿,应尽快安排两国高级官员会晤确认细节,而非仅口头一说。特朗普此举或为营造美国在中美经贸谈判中“胜利”氛围,给美国国内经济释放缓和信号。但即便如此,也不排除未来其访华可能性,只是在其还未登机之时,美方就已连出三招,更凸显其言行不一。
此时,马斯克的入局让事情变得更为复杂。特朗普宣布新设“政府效率部”(DOGE),该机构将由马斯克和印度裔美国企业家拉马斯瓦米共同领导,旨在削减政府支出和精简官僚机构,特朗普将其称作“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曼哈顿计划’”。马斯克和拉马斯瓦米发布“改革纲领”,提出削减联邦政府多条不合理规章制度,并着手实施大规模裁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指出,在特朗普第二总统任期内,由马斯克推动的美国政府改革,将成为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若特朗普成功改革政府,美国将“孕育出一种新的、更具竞争力的制度”,对中国形成前所未有的压力。
马科斯(资料图)
面对美方的种种挑衅,中国也迅速作出回应。在美方宣布一系列制裁措施后,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芯片产品以莫须有罪名加严限制,此举不利于双方企业长期互利、可持续的合作和发展,中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并将采取坚决措施维护中国企业正当权益。在关键矿产出口方面,中国将7大关键稀土元素列入战略管制目录,加大对稀土非法出口的打击力度,这对军工、科技等领域高度依赖中国稀土的美国来说,无疑是有力反制。
从目前局势来看,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动作似乎在将对华政策进一步推向强硬方向,但马斯克入局带来的不确定性又让未来充满变数。中美关系至关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经贸领域的关税博弈,还是科技领域的竞争,亦或是地缘政治层面的潜在影响,都需要双方保持理性沟通与对话。而马斯克推动的美国政府改革究竟会给中美关系带来怎样深层次的变化,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