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路透社首次披露的一份美国政府项目幻灯片显示,特朗普政府寄予厚望的旗舰级导弹防御系统——“金色穹顶”(Golden Dome)计划的宏大蓝图正浮出水面。这一计划旨在构建一个覆盖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四层防御网络,其中包括一个天基卫星层和三个陆基拦截层,并将在全美部署11个短程导弹连。
这份在上周向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市3000名国防承包商展示的幻灯片,以“快速行动,宏大构想!”(Go Fast, Think Big!)为口号,揭示了该系统前所未有的复杂性。然而,面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设定的2028年这一雄心勃勃的最后期限,该计划的诸多细节仍悬而未决。尽管项目总成本预估高达1750亿美元,但幻灯片承认,其基本架构仍充满不确定性,因为系统所需的发射装置、拦截弹、地面站和导弹阵地的具体数量尚未最终确定。
四层一体化的防御架构
“金色穹顶”计划的灵感源于以色列的“铁穹”防御系统,但其防御的地理范围和应对的威胁多样性,决定了它的规模和复杂性将远超前者。其核心架构由四个紧密集成的防御层构成:
挑战重重的现实困境
尽管蓝图宏伟,但“金色穹顶”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和技术双重挑战。一位美国官员坦言:“他们(项目组)有很多钱,但对于具体要花多少,心里还没底。” 到目前为止,美国国会已在7月份通过的特朗普税收与支出法案中为“金色穹顶”拨款250亿美元。此外,在特朗普提交的2026财年总统预算申请中,另有453亿美元被指定用于该项目。
在技术层面,幻灯片指出了多个关键难题。其中之一是整个“杀伤链”(Kill Chain)中存在的通信延迟问题。此外,一个关键目标是实现对敌方导弹“助推段”(Boost Phase)的拦截。导弹在这一阶段飞行速度较慢且弹道可预测,是拦截的黄金窗口。为此,该计划寻求部署天基拦截器以实现快速反应,但这引出了另一个严峻的技术挑战:美国虽然“已经制造过拦截弹和再入飞行器”,但从未成功研制出一种既能承受再入大气层的高温,又能同时精确瞄准敌方导弹的飞行器。
产业格局与紧迫的时间表
令人关注的是,在幻灯片中,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雷神技术和波音等传统国防巨头被列为关键承包商。然而,此前曾与软件制造商Palantir和国防系统公司Anduril一同竞标“金色穹顶”合同的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却未被提及。
五角大楼方面表示,正在“从业界、学术界、国家实验室及其他政府机构收集信息以支持‘金色穹顶’”,但在项目初期阶段披露更多信息是“不明智的”。
该项目的推进节奏异常紧张。据知情人士透露,根据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签署的备忘录,新近任命负责该项目的太空军将军迈克尔·格特莱恩(Michael Guetlein)面临着一个严苛的时间表:他需在7月17日任命确认后的30天内组建团队,60天内交付初步系统设计,并在120天内提交一份完整的实施计划,包括卫星和地面站的详细部署。这一系列紧迫的节点,无疑为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国防工程增添了更多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