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东盟国家签署的贸易协议,为什么被认为是在测试东盟“忠诚”?柬埔寨被曝将在中国存放黄金储备,这背后又传递出怎样的特殊信号?
在经历了一系列双边谈判以及中美釜山峰会之后,中美两国的贸易战总算告一段落,双方都各自达成了一定的战略目标,而且关税缓冲期也继续延长了一年的时间。但在表面偃旗息鼓的背后,美国却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的围堵。
在前往中国会面之前,特朗普在吉隆坡与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签署了贸易协定,但是随着贸易细节的逐渐披露,外界才逐渐看清,原来美国在这些协议里,已经暗藏了针对中国的“杀招”。

比如在和马来西亚签订的协议中提到,如果美国对所谓的“第三国”采取进口限制,那么马来西亚必须在第一时间和美国采取相同效力的措施。而且协议还要求马来西亚对涉及所谓“国家安全”的技术和商品进行监管,并且与美国的进出口管制政策保持步调一致。
这显然是把马来西亚绑在了美国的战车上,如果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再次爆发,美国对中国的相关企业采取进出口管制的话,那么马来西亚将不得不面临抉择,究竟是遵守协议和美国一起对中国企业进行管制,还是站在中国一边选择与美国为敌。
而美国的狡猾之处还不止于此,据英国《金融时报》透露,在美国和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签署的协议中,还暗藏了一些具有“排他性”的条款。其中提到,如果美国认为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等国家和其他国家签署的协议对美国的国家利益或者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所谓的威胁,那么美方将有权利单方撕毁与马来西亚等国家签署的贸易协议。

这项条款可谓阴险至极,也就是说今后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在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签订贸易协议的时候,必须经过美国的“审核”。只有当美国认为该协议对自己不构成“威胁”的时候,才能签署该协议,否则的话就要面临美国毁约的风险。
而美国费了那么大的劲,无疑是为了针对中国。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额逐步攀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的1月至7月,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金额就达到了5970亿美元,中国也连续16年成为了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这背后则是中国在东盟地区影响力的不断扩张,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借助东盟国家规避美国非法设置的关税壁垒,也一直是美国的心病之一。

所以这次特朗普借助和这些东盟国家签署贸易协议的机会,对他们做了一次“忠诚测试”。让这些国家不得不陷入“二选一”的困境。那么面对美国的逼迫,这些国家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就在上个月,柬埔寨央行行长对外透露,准备将柬埔寨的黄金储备分散存放在一些新的地方。而据媒体报道,深圳保税区将是柬埔寨存放黄金的目标地点之一。

柬埔寨这么做,可以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分散风险。据媒体报道,柬埔寨的黄金储备大约为54吨,大都存放在伦敦、纽约这样传统的金融中心。而把黄金分散存储,则能够大大降低集中存储所带来的风险。
其次则是向中方表态,上文提到的相关条款,虽然对外保密,但对于签署双方来说彼此都心知肚明,柬埔寨和马来西亚既然选择签署,就应该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这样把黄金储备放在中国,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抵押”。其意思就是在向中国表明,虽然与美国签署了协议,但是自己绝不会和美国站在同一战线,帮着美国来对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