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列中欧班列从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向西驰骋,一辆辆跨境货车在霍尔果斯口岸高效通关……新疆正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实步伐,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五次全会提出,围绕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放动能持续释放,贸易数据彰显硬核实力。乌鲁木齐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全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186.3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西部十二省区市11.9个和6.6个百分点。亮眼数据背后,是制度创新的持续赋能,是区位优势的充分发挥,更是新疆践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答卷。
“试验田”持续发力
制度创新破壁垒
新疆牢牢把握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为契机,推动对外开放向深层次、宽领域、高水平拓展,让改革“试验田”结出开放硕果。
位于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的中国—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是承载改革试点任务的重要平台。自今年4月25日启动以来,该中心已与11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吸纳联盟合作单位84家,布局国内分中心4个、国外分中心3个,构建起“信息共享、政策咨询、投资对接、贸易促进”四大核心功能和九大服务体系。
新疆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林林表示,将在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亚欧国家布局分中心,精准对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需求,为中外企业搭建更便捷的合作平台。
截至目前,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承接的177条自治区级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地实施157条,实施率达88.7%。
乌鲁木齐市口岸管理办公室党组副书记、主任任宏伟介绍,通过聚焦通关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等关键领域,乌鲁木齐片区创新形成了国际道路运输“软篷施封”“飞机保税维修商务+技术”“机坪直提”监管模式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让企业切实享受到改革红利。
作为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年来新疆自贸试验区成效卓著:累计形成省级制度创新成果72项并在全疆推广,新设企业1.8万余家,企业总数突破4.4万家;今年1—9月实现进出口额1553.31亿元,占全疆进出口总额近四成,成为拉动全疆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
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李轩表示,将持续深化制度型开放,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培育更多制度创新成果,让新疆自贸试验区“试验田”持续产出“金点子”“好做法”,为新疆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提供更强支撑。
口岸能级提升
通关便利化激活发展效能
11月10日,一列满载纺织类货物的宽轨列车从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驶向哈萨克斯坦,标志着阿拉山口口岸“宽轨直装”模式常态化试点正式启动。
该模式利用口岸及综保区铁路专用线,将出口货物直接装载至符合哈方轨距的宽轨列车,实现“境内一次换装、宽轨直达目的地”。据测算,这一模式可压缩换装时间超50%。
阿拉山口阿依阿依商贸物流有限公司报关经理曹睿表示,以往货物需在哈方多斯特克站换装,受基础设施限制,通关效率较低;如今采用“宽轨直装”模式省去境外换装环节,显著节约了时间与成本。
放眼全疆,各口岸正协同发力,共同构筑亚欧黄金通道的坚实骨架。各地各部门围绕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创新发展,通过提升口岸能级与通关效率,不断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口岸能级提升不仅畅通了国际贸易,也带动了产业集聚与民生改善。在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三一(塔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依托距巴克图口岸仅5公里的优势,成功开拓中亚市场,去年实现4300万元风电叶片出口哈萨克斯坦。该公司过程质量经理赵旭升说,试验区的政策红利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前8月公司总产值达8.9亿元,员工中75%为本地群众,形成了企业发展与地方就业的双赢局面。
政策精准赋能是提升通关效率的关键支撑。乌鲁木齐海关法规和综合业务处副处长彭强表示,新疆出台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20项举措等政策,从流程优化、环节精简、成本降低、效能提升等方面系统发力,全面提升口岸服务水平,使口岸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引擎”,为亚欧黄金通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业态创新突破
开放活力全域迸发
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作为新疆外贸新业态的重要承载平台,活力涌动:小家电、日用百货等商品整齐码放等待出口,发往世界各地的包裹在分拣线上快速流转;本地厨具商户通过直播接收英语、哈萨克语询价,订单生成后烤箱等商品直接发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同时,哈萨克斯坦蜂蜜等进口商品从保税仓发出,直达中国消费者手中。
这一生动场景体现了新疆依托新业态联通国内外市场的实效。
跨境电商作为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外贸新业态,正成为新疆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渠道。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让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成为新疆外贸增长新动能。2023年落户霍尔果斯综合保税区的霍尔果斯中广至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受益者之一。公司负责人王书凯表示,公司每月出口约300车电商货物,今年上半年贸易额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这得益于新疆良好的开放环境和政策支持。
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始终坚持业态创新,推动外贸发展模式迭代升级,使开放活力从口岸向全域迸发。
业态创新不仅推动经济发展,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惠及更多群众。在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汽车出口业务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摆渡人”这一新兴职业。作为最早一批“摆渡人”,温江告诉记者,现在兼职从事这项工作,每月运送15辆车左右,时间灵活且能多陪伴家人。他的经历是众多群众受益于开放发展的缩影。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和更务实的举措,持续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主动融入全球经济格局,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黑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