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10月17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微,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负责人近日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介绍,目前,人民币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三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位列第三。
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融资大幅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能效显著增强。通过持续完善政策框架,深化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人民币国际使用的网络效应逐步显现。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合计为6.4万亿元,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的比重为28%,收付金额和占比均处历史最好水平。在汇率弹性增强的背景下,更多企业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以规避汇兑风险,降低财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