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起内存价格就不断涨价,第四季度涨幅进一步扩大。这波内存暴涨主要源于AI需求激增导致的,从刚过完的双十一来看,无论是硬盘还是内存条都环比上涨10%~70%不等,让不少小伙伴头疼,面对堪比黄金的涨价潮,装机党该如何选择呢?理性建议:非刚需可暂缓装机计划。

不过大家也别慌,还有第二个省钱的装机方案。以内存条来看,虽然单独购买成本高,但选择整机产品也是目前更稳妥的方案。很多品牌台式机、笔记本的内存三作为整体配置的一部分,能规避内存价格波动。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就是选择平台,DDR4和DDR5的价格差距很大,如果选对合适的能省下近千元。

之前在选择平台时,会根据使用场景和预算进行匹配,比如在游戏性能、内容创作、日常办公等方面,Intel和AMD平台都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就现在市场来看,面对内存涨价只有优先考虑更具性价比的平台。可以说Intel平台在内存兼容性更广,12~14 代平台均支持DDR4/DDR5双平台内存,Ultra 平台支持 D5 平台内存。这就展现出了很大的优势,用户可根据预算自由选择主板类型,不会被迫升级到更贵的DDR5生态。而 AMD 锐龙 7000/9000系列只支持 D5内存,直接抬高了装机门槛,限制了预算分配的灵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Ultra内存将性能直接拉满,实现超高频9200MHz,配上 CUDIMM 内存,甚至直接频率破万。反观锐龙,最高只能 8200MHz 分频 超高频性能不如 Intel 上限高。

还有内存颗粒的兼容性直接影响装机体验。Intel平台对内存颗粒的要求相当低,也就说兼容性强大,无论是海力士、三星还是美光颗粒,均能实现即插即用,稳定的运行。而AMD平台则对颗粒就比较挑了,目前一代M-Die颗粒有待完善,易出现卡黄灯自检、开机慢等问题,调试难度高,玩家搭配起来不省心。

总结一下:在今年这个特殊节点的高价内存时代,Intel平台适应性更强,其不挑频率,高频支持达8000~9200MHz+;不挑时序与颗粒,兼容性广;XMP3.0内存数量庞大,超频便利;高频内存首选,选择自由度高,12~14代还支持DDR4内存。而AMD平台甜点频率6000MHz,8000要分频,对颗粒较挑剔,EXPO内存数量较少,AM5只支持DDR5内存,兼容性差,高频内存性能难发挥出来。所以说理性的装机者优选Intel平台是明智之举。如果你有不一样的观点,欢迎在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