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二季度,全球黄金市场交出了一份让人惊讶的成绩单:总需求吨位同比只涨了 3%,但需求总值却直接飙到 1320 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
很多人会问:金价涨了,大家不是该少买吗?为什么反而花钱更多?其实这背后不是简单的买涨买跌,而是黄金的 “投资、消费、央行” 三大需求端,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逻辑切换。看懂这几点,你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越是不确定性高的时代,黄金越重要。
第一重真相:投资端 “双引擎” 发力,普通人也在抢黄金
二季度黄金需求能冲高,最大的推手不是金饰,而是投资 —— 而且是 “专业机构 + 普通散户” 一起下场。
先看专业玩家:全球黄金 ETF 已经连续两个季度 “吸金”,二季度持仓增加 170 吨,上半年总共增了 397 吨,这是 2020 年以来最猛的半年。为什么机构这么执着?核心还是 “避险 + 对冲”:全球贸易政策没定数,地缘冲突时不时冒头,美元又在中期走弱,黄金作为 “不跟股市、债市绑定” 的资产,成了机构的 “安全垫”。
更有意思的是散户的动作。二季度金条和金币需求同比涨了 11%,上半年直接创下 2013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中国和欧洲是主力,尤其是中国:二季度金条金币需求 115 吨,按金额算突破 830 亿元人民币,创了历史新高。
为什么中国人突然爱买金条了?不是跟风,是 “没得选” 里的最优解:股市没起色,房地产还在调整,银行又在降息,手里的闲钱需要一个 “稳当的去处”。加上央行一直在增持黄金,相当于给散户递了个定心丸,大家跟着买,本质是在找 “抗风险的安全感”。
还有个细节:印度散户在买小面额金币(10 克以下),欧洲人在抢 1 克、20 克的轻克重金条。这说明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普通人都在通过 “小额黄金投资”,给自己的资产加一道 “防护网”。
第二重真相:金饰 “量跌价涨”,消费者在算另一本账
和投资端的火热相反,二季度金饰市场上演了 “量价背离” 的戏码:全球金饰需求量同比跌了 14%,只有 341 吨,快回到 2020 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但金饰消费金额却涨了 21%,达到 360 亿美元。
这不是消费者 “冤大头”,而是大家的购买逻辑变了。
首先是 “价格敏感” 压垮了销量。二季度伦敦金价平均 3280 美元 / 盎司,同比涨了 40%,中国国内金价也跟着走高。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以前买 10 克金饰花 3 万块,现在可能要 4 万多,购买力自然下降。中国和印度最明显,这两个国家的金饰市场份额第一次跌破 50%,近五年才出现过三次。
但更关键的是,消费者开始把金饰当 “准投资品”。印度人现在不爱买新金饰,反而喜欢 “以旧换新”,或者把旧金饰抵押换贷款 —— 相当于把金饰当成 “能变现的资产”;中国消费者也在变,金饰零售网点一直在减少,行业在整合,但买金饰的人更看重 “纯度”“保值性”,反而不太在意设计。
只有伊朗是个例外,那里的金饰需求同比涨了 12%。因为伊朗货币贬值、通胀高,大家买金饰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 “抗通胀”—— 这更说明,金饰的 “消费属性” 在减弱,“资产属性” 在增强。
第三重真相:央行购金 “慢了,但没停”,长期逻辑更关键
二季度还有个容易被误解的点:全球央行净购金 166 吨,环比降了 33%,是 2022 年以来最低。但这不是央行不喜欢黄金了,反而藏着更长远的考量。
首先,“慢下来” 是因为金价太高。二季度金价创了历史新高,央行作为 “战略性买家”,不会在高位大量增持,就像普通人不会在股票涨停时满仓一样,这是理性操作。但即便如此,166 吨依然比 2010-2021 年的平均季度水平高 41%,说明央行的购金需求只是 “暂时放缓”,不是 “停止”。
其次,央行的长期逻辑没变:减美元依赖,增黄金配置。世界黄金协会的调查显示,95% 的央行认为未来 12 个月全球央行会增持黄金,43% 的央行计划自己增持。波兰、中国、土耳其都在买:波兰二季度加了 19 吨,中国央行加了 6 吨,现在总储备 2299 吨。
为什么央行这么执着?因为黄金是 “无国界资产”。现在全球外汇储备里美元占比还很高,但地缘冲突、贸易摩擦让央行意识到,不能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黄金不用依赖任何国家信用,不管汇率怎么变、政策怎么调,它的价值都在,这才是央行长期增持的核心原因。
下半年,黄金市场要看这 3 个变量
看完二季度的情况,大家更关心:下半年该怎么看黄金?其实关键盯三个点就行。
第一是美元走势。现在市场普遍认为美元中期会走弱,但上半年美元抛太多,短期可能出现 “空头回补”,这会给黄金带来一点压力。但如果 9 月政策利率真的下调,黄金的 “机会成本” 会降低,可能又会吸引一波资金入场。
第二是科技用金的 “新机会”。二季度科技用金整体跌了 2%,但 AI 相关的需求是亮点:AI 服务器、内存芯片用金在涨。虽然美国关税会有影响,但 AI 的发展速度可能会抵消这部分压力,未来科技用金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第三是回收金的 “潜在变化”。现在大家都预期金价还会涨,所以不愿卖旧金饰,回收金增长很慢。但如果下半年经济增速放缓,或者金价回调,可能会有人抛售抵押的金饰,这会影响黄金供应,进而影响价格。
黄金从来不是 “投机品”,而是 “压舱石”
很多人看黄金,总盯着 “明天涨不涨”、“该不该买”,但其实黄金的本质,是应对不确定性的 “工具”。
对机构来说,它是分散风险的 “配置项”;对央行来说,它是外汇储备的 “安全垫”;对普通人来说,它是资产组合里的 “压舱石”—— 不管市场怎么波动,手里有一点黄金,就多了一份应对变化的 “选择权”。
2025 年二季度的黄金市场,其实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也照出了不同参与者的应对逻辑。看懂这面镜子,或许比纠结买不买黄金更重要 —— 因为它能帮你看清,在充满变化的时代里,该如何守护自己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