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贵州新闻11月10日电(曾令文)贵州省大方县地处乌蒙山腹地,云雾缭绕的原始森林里藏着当地人眼中的“仙草”—天麻,这种兼具药食两用的兰科植物,曾因野生资源枯竭、种植及加工技术有限,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大方县通过“科技引领、全链布局、品牌驱动、生态赋能、统战助力”模式,让天麻产业成为年综合产值达21亿元的特色产业,带动上万农户增收,将“深山仙草”变成了“富民金条”。

科技引领:破解传统种植难题
面对野生天麻资源锐减的困境,大方县与10余家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两菌一种”核心技术,培育“两菌”生产经营主体12家,年产能达3800万袋。研发出“仿野生天麻育种技术”“乌天麻高效栽培方法”,林下仿野生种植成活率提升至92%以上。成功选育出“贵天麻九龙2号”等优良品种,亩产量从200公斤跃升至300公斤以上,天麻素含量稳定达国家标准的2倍,最高超国标6倍。

全链布局:构建产业发展网络
制定大方天麻产业发展规划,挂牌成立贵州省天麻研究院,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产方面,不断探索林下仿野生种植、集约化高效种植等多种模式,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种植面积从2022年3万亩增加到目前的8.15万亩。二产方面,大力扶持天麻生产企业,不断加大产品研发,已开发出天麻冻干粉、天麻酒、天麻软糖等30余种产品。三产方面,建立大方县天麻交易中心,建立“京东中国特产·大方馆”“方货出山”等电商平台,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2024年奢香天麻酒获俄罗斯1000万元订单。

品牌驱动:培育地方特色名片
2008年“大方天麻”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17年大方县被列为“第八批国家天麻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2019年被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区域性良种(天麻)繁育基地”。2024年大方天麻纳入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入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品牌矩阵日益强大。

生态赋能:推动绿色循环发展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仿野生种植,全程摒弃农药、化肥与杀虫剂,将菌棒残渣转化为有机肥料,形成“种植-加工-废弃物利用”绿色闭环,既保护了生态又提高林地利用效益,目前林下仿野生种植达6.5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80%。
统战助力: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坚持“地方所需、统战所能、党派所长”理念,统一战线特别是农工党充分发挥协调联系作用,推动“大方天麻”获地理标志认证,天麻进入食药同源目录,争取奢香天麻酒获国食健注号;联引哈工大等科研院所与大方合作研发或给予技术指导;联引贵州同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普瑞集团、辽宁生物、京东集团等知名企业到大方投资生产或开展销售合作,助力天麻品牌创建、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市场销售,推动天麻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