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信用卡发卡量再缩水600万张。在提振消费、精耕信用卡业务存量的背景下,银行开始发力信用卡分期业务。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家全国性银行密集开展信用卡分期活动,折扣券、立减金、返现等优惠层出不穷,还有机构与车企、消费平台合作推出专属优惠。此外,汉口银行、北部湾银行等地方中小银行也力推信用卡分期业务。
受访专家指出,银行信用卡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关注产品创新、场景应用与资产质量,在存量市场实现精益发展。当前“反内卷”基调下,银行开展分期营销时应合理定价,并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消费者也需仔细核算真实借贷成本,避免在“低利率”误导下作出非理性的决策。
细分客群和消费场景
整体看来,此次银行力推信用卡分期,基本覆盖了各类分期方式,大多针对新老客群给出了不同的折扣。
“卡户分期折扣来袭!”8月22日上午,中国银行大连市分行发布推送,向消费者安利信用卡分期利息折扣活动。具体来看,该行活动分期方式共4种,包括账单分期、消费分期、自由分期和现金分期。其中,前三者可享新客户3期和6期3折、12期及以上5折,折后近似折算年化利率(单利)分别为3.51%、3.69%及6.58%;办理现金分期可享12期2折优惠。
汉口银行为消费者细数账单分期三大优势,表示可以“分摊压力,轻松还款;自主选择,期数灵活;渠道多样,快捷办理”,并设置了“分期新客礼”和“分期达标礼”,可享最高199元微信立减金的奖励。
也有银行选择与车企或线上消费平台合作,或者针对特定消费场景分期设置优惠。
例如,浦发银行为境外消费达标客户发放最高1500元分期免息优惠券,与一汽奥迪推出分期购车低息福利。农业银行、北部湾银行等则与京东商城合作,对特定产品设置分期免息和立减金活动。
为何银行纷纷发力信用卡分期业务?
“主要是由于信用卡分期业务顺应了当前促消费的整体大环境,能够在提振消费质量的同时,为银行带来零售信贷领域新的业务增长点,表明零售信贷领域客户争夺战或加剧。”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采访中指出。
避免“低利率”误导
央行8月15日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今年以来信用卡发卡量依然延续下行趋势。截至二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100.68亿张,其中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15亿张,较一季度末再少600万张。
苏筱芮认为,信用卡发卡量持续下滑,从外部因素来看,互联网信用支付类产品使用便捷且具备场景优势,对信用卡的使用造成冲击,内部因素则是信用卡产品趋于同质化、不良资产承压等。
“银行信用卡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关注产品创新、场景应用与资产质量,在存量市场实现精益发展。”苏筱芮直言,“同时,零售融合发展的思路正变得越发普及,将储蓄、理财、贷款、信用卡等业务进行融合串联,有助于提升高端客群的综合金融服务质量,使得高端客户留存更具效率,从而为信用卡机构带来更多盈利贡献。”
具体到近日的“信用卡分期潮”,在当前“反内卷”的基调下,银行和消费者应当注意什么?
苏筱芮提示,银行需要基于自身的盈利能力、净息差水平、客群质量等合理设计费率定价,避免陷入恶性竞争,同时也需要遵循金融消费者保护等原则,在分期营销宣传页面如实展示所有费率构成及还款方式。
浙江浙杭律师事务所吴雨奇律师建议,低利率可能会使消费者对真实借贷成本产生误解,折后优惠利率也往往限定短期限,选择长周期后实际成本可能骤增。消费者在参与此类分期活动时应仔细核实计算方式,避免在“低利率”误导下作出非理性的决策。
“同时,消费者在审阅分期协议时应特别关注利率及其调整机制、逾期罚则、提前还款、违约责任等条款,比如严苛的提前还款条款不仅可能会产生高额的手续费或违约金等费用,还剥夺了消费者灵活还款的权利。”吴雨奇指出。
记者 李若菡
文字编辑 姚惠
版面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这场会议将影响全球市场走向
国寿安保基金前员工“老鼠仓"曝光
银行存款“搬”入股市?
抵制美国货!“印度制造”能突围吗?
白宫要当英特尔大股东
小米卢伟冰表态:不在意短期排名
热搜第一!“钟馗”来了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