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城市商业银行工作委员会完成《城市商业银行30年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编写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城商行资产规模60.15万亿元,较1995年增长134倍,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13.53%,市场份额提升8.24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1.76%,拨备覆盖率188.08%,资本充足率12.97%,共有12家城商行资产规模过万亿元,5家城商行入选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
《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城商行委员会主任单位北京银行牵头,吉林、上海、江苏、南京、苏州、杭州、徽商、齐鲁、郑州、汉口、贵州、西安、大连、青岛、上海华瑞银行等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专家共同撰写,全面总结了城商行30年变革历程和发展成果,展示了城商行群体良好风貌。
《报告》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主报告,共十章,从发展历程、业务经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基础管理、数字化转型、社会责任等方面,展现城商行30年发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第二部分为专题报告,聚焦城商行特色经营、资本管理、流动性管理等,深度剖析城商行在上述方面的实践和成效。第三部分为高质量发展案例,精选具有代表性的银行,展现多领域的创新实践。
《报告》指出,3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商行坚守“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定位,在资产负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商行发挥地缘、人缘优势,从社保、医疗、教育、住房公积金等民生领域起步,不断完善服务渠道,针对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金融需求。城商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持续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成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一支重要的金融力量。城商行植根地方,围绕区域经济建设重点、产业发展特点,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满足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等重大政策推进带来的融资需求,精准服务地方经济重点领域、主导产业项目,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此外,30年来,城商行结合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特点,精耕细作金融“五篇大文章”中与自身定位和能力相契合的领域,推动金融资源聚集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例如,在数字金融方面,城商行民营银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战略规划引领,积极构建敏捷组织架构与数字化人才梯队,引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赋能经营管理、数据治理及风险防控等领域,积极融入和打造跨界融合的数字金融生态体系,持续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赋能银行高质量发展。(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召奎)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