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招商银行经典版白金信用卡则突改规则,要求“1万积分+18万消费”才能免年费,引发持卡人愤怒销卡潮。该卡一度因积分换年费、机场贵宾厅、体检等权益深受高净值商务人群追捧。
微众银行(储蓄卡业务)的会员礼包也被指缩水:网友直呼“太离谱”:原有的腾讯视频SVIP变成了VIP,投屏到电视机需要付费,QQ音乐会员从超级会员降级为豪华绿钻,抽纸从130抽六包,变为100抽六包,一包省30张纸巾,能给微众省多少钱呢?
银行借此筛高贡献客户、降低成本;持卡人则觉性价比骤降,直呼背刺。这一变动折射行业步入存量竞争,权益普遍缩水。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需以分层会员、场景联名、数据化服务、跨界“信用卡+”等创新提升单客价值,而非简单砍权益。
权益降级后,咖啡券从 星巴克变成了瑞幸和奈雪
可见,权益缩水覆盖了交通出行、餐饮娱乐、积分兑换等领域。
2025年起,建设银行的6款高端卡全面停用境内机场贵宾厅,其中4款取消道路救援,3款取消全球医疗救援及国际旅游援助。浦发银行自2025年一季度起下调境外消费返现比例,并砍去缤纷文旅、游乐园、文化馆等场景权益。
华夏银行今年起把境内外机场、高铁贵宾室等7项增值服务改为“主卡专享”,附属卡不再共享。宁波银行将汇通白金卡礼宾车权益改为“季度1次、全年4次封顶”,整体下线健康关怀类服务。上海银行取消吉祥航空联名卡的机场、高铁贵宾礼遇,中信银行则砍掉了“36+1”中的滑冰、马术、瑜伽。
权益缩水是成本压力、盈利模式调整与行业策略变化的综合结果。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告诉笔者:成本压力:银行息差收窄、信用卡交易金额下滑、获客成本上升,迫使银行“降本增效”。未来盈利模式需要调整,高权益“以量取胜”的模式难以为继,转向高净值客户、高贡献用户的“精耕细作”。前几年信用卡新规全面实施,要求银行规范发卡、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倒逼银行调整权益配置。
信用卡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发卡量增速下滑、信用卡消费交易额成为普遍现象。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多家A股上市银行出现“发卡量或流通卡量负增长”,且信用卡交易额普遍同比下降5%–10%左右。招商银行信用卡流通卡9,720万张,较年初减少2.7%;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卡6,380万张,较年初下降 3.1%;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0,550万张,较年初下降1.6%。
从信用卡贷款余额来看,2025年一季度末兴业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4,030亿元,较年初下降5.2%;浦发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3,920亿元,较年初下降4.7%。光大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4,460亿元,较年初下降3.9%。
此外,建设银行2025年一季度信用卡消费交易额 7,800 亿元,同比下降 8.9%;工商银行则为9,200 亿元,同比下降 7.4%。
权益缩水、“砍成本”只能是短期手段
招行“经典白”新规发出后,一些网友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发帖吐槽,甚至出现注销潮,部分用户转投他行。
微众银行发给会员的“缩水”抽纸,每包成本仅节省0.1-0.2元,象征意义大于实质。但被用户拍照吐槽“连纸都省”,也容易触发“服务降级”舆情。高净值客群对体验敏感度更高,品牌形象受损的隐性成本远高于纸巾本身。
银行更加精细化地管理成本与收益。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缩减权益是一种直接的成本削减手段,但长远来看,可能导致高净值客户流失,评估这一风险需要综合考量客户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客户服务部门的反馈以及市场上的竞争态势。
为了避免高净值客户流失,银行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除了提供个性化服务之外,还可以推出更高收益的产品作为补偿。此外,通过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比如专属理财顾问服务或者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增强客户的忠诚度。
上述人士认为:权益分层上,银行可对于50万以上存款用户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对于500万以上存款用户配专属理财顾问、高端医疗;在产品升级上,可上线“活期+”等收益更高的存款产品,以收益补权益,既降本又稳存。
银行向“数据化服务+场景化权益”转型
银行需要创新,例如开发联名卡或提供场景化权益,以满足特定客户需求并增强客户粘性。这些创新方式不仅能够保持利润水平,还能提升用户体验。
如何避免高净值客户转向其他机构?柏文喜认为,银行应以“个性化服务+高收益产品”替代权益,强化客户粘性。如招行金葵花客户提供专属客户经理、税务规划服务,非标准化权益替代标准化权益。微众银行推出“高端定制理财”(比如年化收益达到4-5%),比权益更具吸引力。同时银行辅以技术绑定,通过APP嵌入客户生活场景(如一键预约就医、跨境支付优惠),增加迁移成本。
银行也正向“数据化服务+场景化权益”转型。中信银行通过“36+1权益”大数据分析,剔除低使用率权益(如马术课),保留刚需权益(如机场接送)。浦发银行利用客户消费数据,定向推送“境外消费返现”活动,提升单客贡献。
在场景化权益方面,招行联名卡与万豪、国航合作,消费积分直接兑换酒店住宿、机票升舱,权益与场景深度绑定。平安银行信用卡绑定“车主生态圈”,消费返现用于加油、洗车,权益使用率提升30%。
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告诉笔者:银行业确实在向“数据化服务”和“信用卡+场景”的方向转型,包括一些银行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通过与各种消费场景的合作,如旅游、餐饮等,来增加信用卡的使用频率和单客价值。这种转型不仅能弥补因削减传统权益而带来的损失,还能够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并提高客户的整体满意度。(文章首发于巴伦中文网,作者|孙骋,编辑|蔡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