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忻州农商银行东街支行组织开展防汛演练,既是对网点防汛应急能力的实战检验,也让我对“以练筑防、以防保安”的安全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与体悟。从前期培训的知识储备到现场演练的紧张处置,每一个环节都让我收获颇丰,现将个人心得总结如下:
一、筑牢“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演练前,网点组织了防汛知识培训,从暴雨预警等级识别、网点易积水区域排查,到防汛物资(沙袋、防水挡板)的用途与存放位置,每一项内容都让我意识到:防汛不是“雨季的临时任务”,而是贯穿日常的责任。演练中模拟“强降雨导致网点门口积水倒灌、地下室机房进水”场景时,我能快速反应,正是因为前期对风险点的熟悉——这让我明白,只有提前把“隐患想在前、准备做在前”,才能在险情来临时不慌乱。
二、掌握“实战化”的应急技能。以往对防汛的认知停留在“搬沙袋、堵门口”的表层,而本次演练让我真正掌握了实用技能:一是学会了快速组装防水挡板,配合同事在5分钟内完成网点入口封堵,有效阻挡积水;二是明确了“客户疏散优先”原则,演练中引导等候客户从安全出口转移,同时协助老年客户携带随身物品,既保障了客户安全,也维护了网点秩序。这些技能不再是手册上的文字,而是能直接用于实战的“护身符”。
三、体会“协同作战”的重要性。防汛不是“单人作战”,而是团队协作的考验。演练中,我们分为“物资保障组”“现场处置组”“客户疏散组”,各组分工明确却又紧密配合:我所在的现场处置组封堵入口时,物资保障组及时送来备用沙袋;疏散组引导客户时,我们主动帮忙维持秩序。过程中没有出现推诿或衔接断层,正是因为前期明确了各组职责与沟通流程。这让我意识到,银行防汛的核心不仅是个人能力,更是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只有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角色、主动补位,才能形成防汛合力。
四、正视不足,明确改进方向。演练也暴露了个人的不足:一是对防汛物资的检查不够细致,二是面对“客户疑问”时,安抚话术不够灵活,有客户询问“积水会不会淹到存款凭证”,我未能快速给出专业回应。后续我会主动加强两点改进:日常定期参与防汛物资盘点,确保设备完好;学习防汛场景下的客户沟通话术,提升应急服务能力。
此次防汛演练,不仅让我提升了个人应急能力,更让我深刻理解:作为农商银行员工,我们守护的不仅是银行的财产,更是客户的信任与周边群众的金融服务保障。未来,我会把演练中的收获融入日常工作,以更严谨的态度落实防汛要求,为网点安全运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侯亚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