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0月29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张兴家)“自家加工的米面口感好、零添加,周边乡镇和城市的客户都来订货,这庭院作坊硬是让我家收入翻了番!”看着刚打包好的20斤米面被游客取走,合肥庐江县汤池镇果树村农户徐新友的脸上满是笑意。如今,他改造的庭院米面加工厂,不仅成了村民眼中的“香饽饽”,更让自家米面走出乡村,畅销周边市场。

庭院变身“黄金坊”,米面香里话振兴(央广网发 庐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轰隆隆……”走进徐新友家的庭院,机器运转声不绝于耳,雪白的米面在院内晾晒架上层层铺开,阳光洒下更显诱人。这个曾经普通的农家小院,如今已变身成热闹的米面加工厂,成为徐新友增收致富、带动乡亲共富的“宝地”。
过去,徐新友和村里多数人一样,靠传统种植维持生计,收入单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周边乡镇对优质手工米面需求旺盛,便萌生了利用自家庭院办加工厂的想法。从改造院落、购置设备,到学习米面加工技术,徐新友一步步摸索,很快让作坊运转起来。他坚持选用本地优质稻谷、小麦,严格把控加工环节,做出的米面口感劲道、香气纯正,很快赢得市场认可,订单接连不断。
自家日子越过越红火,徐新友没忘记乡亲。他优先聘用村里的留守妇女到作坊务工,手把手教他们加工技巧,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看着大家都能靠双手过上好日子,比我自己挣钱还高兴!”徐新友擦了擦额头的汗,望着满院的米面,脸上满是笑意。小小的米面加工厂,不仅撑起了徐新友的“致富梦”,更点亮了乡亲们的“幸福路”,让乡村振兴的脚步在米面香中越走越稳。
如今,在徐新友的带动下,村里已有2户农户计划效仿,改造庭院发展杂粮加工。果树村副主任宋浩然表示,下一步村里将整合闲置庭院资源,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等支持,还计划帮大家统一设计包装、对接电商平台,让“庭院加工”从“一户红”变成“一片红”,让小作坊撑起乡村振兴的“大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