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主题为“尽早识别,立刻就医”。为进一步提升公众识别应对卒中的能力,梅州市人民医院举办“世界卒中日”义诊活动,着力推进卒中早期预防、诊治和康复,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健康梅州”建设。

活动中,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专家现场坐诊,为群众免费提供卒中风险筛查和咨询、科普“中风120”识别口诀、提出个性化健康指导与预防建议等,不仅普及了健康知识,更让“面对卒中,‘早识别’是关键”的理念深入人心,有效提高了大家对卒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卒中是我国致死致残率非常高的疾病,防治任务非常艰巨。”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秘书刘清华博士科普道,识别方面主要有两个口诀,一是“中风120”,看1张脸,脸部不对称、口角歪斜;查2只胳膊,双臂平行举起,单侧无力下垂;“0”即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或无法理解;二是“BEFAST”,难平衡、看不清、脸不正、臂不平、语不灵,以及出现这五大症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立刻就医”是因为卒中一旦发生,每分钟会有190万个神经元发生不可逆坏死,救治越早、大脑损伤越小、康复希望越大。

同时,刘清华博士提醒广大市民,卒中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房颤动、吸烟、缺乏运动、肥胖、家族史八大危险因素,占有两种即是中危,建议进行简单的体检筛查,占有三种便是高危,建议进行详细筛查、开展评估干预,以避免发生严重脑梗死。
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神经外一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谢锋以高血压脑出血为例,科普了出血性卒中的症状。“根据出血部位不同,症状也不同。基底节区出血,会出现偏瘫,一侧肢体无力;小脑出血,则会行走不稳,平衡功能失调;脑干或中脑出血,可表现为昏迷;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是头痛、脖子痛,还伴有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急症。”谢锋提醒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血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动态调节能力下降。冬天快到了,不建议老年人太早起床进行晨运,等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再活动较好。

目前卒中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溶栓和取栓,核心是尽快开通堵塞血管,而非依赖特效药。专家呼吁,市民应重视卒中预防,主动参与义诊筛查,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共同守护大脑健康。
南方+记者 张柳青 杨斐君
通讯员 梅州市人民医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