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11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乔木 刘莉)记者今日从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了解到,该科室成功为一名12岁男孩童童(化名)取出滞留尿道长达两个月的玩具“火影小金币”。因青春期对身体的好奇引发意外后,童童因羞耻隐瞒病情,直至出现下腹剧烈疼痛、血尿等严重症状,才向家长坦白并转诊就医。

据了解,暑假时童童出于对身体的好奇,将玩具“火影小金币”塞入尿道。起初出现尿痛、血尿症状时,他因羞耻未告知父母,也未采取任何处理措施。随着异物滞留时间延长,症状逐渐加重,直至近日出现下腹剧痛、无法正常排尿,家长才得知实情,随即带其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因病情复杂转诊至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
医生接诊后,考虑到异物为金属材质,且存留时间过长可能造成进一步伤害,经过严密讨论与准备,泌尿外科涂磊教授团队为童童实施了全身麻醉下的尿道膀胱镜检及尿道异物取出术,成功将一枚完整的“金币”取出。
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涂磊介绍,男性尿道具有长而细的特点,且存在生理弯曲和狭窄部位,异物进入后极易嵌顿,难以自行排出。他表示,及时取出膀胱尿道异物至关重要,若拖延至并发症发生,将大幅增加治疗难度。童童因异物滞留两个多月,金属周围已形成小结石,导致尿道、膀胱局部损伤,引发尿痛、尿急、血尿及排尿困难等症状,术后仍需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
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好奇与探索行为,涂磊教授指出,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若缺乏正确引导,可能酿成意外风险。且一旦发生问题,他们常因羞耻或恐惧而隐瞒,延误治疗。他呼吁家长,若孩子发生此类意外,应保持冷静,避免指责,更不可延误就医,需鼓励孩子如实说明情况,并立即送往正规医院小儿泌尿外科诊治。如异物已进入尿道,切勿强行自行取出,务必第一时间送医处理。
知识多一点: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身体?
1、树立开放平等的性教育观
家长应正确理解性教育所涵盖的生理、心理与社会意义,主动卸下思想包袱,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成长话题,并积极配合学校推进性卫生与性保护教育。
2、保持有效沟通,关注身心变化
除了学业,家长也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与真实需求。沟通应耐心平和,避免简单指责,重视孩子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助力其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
3、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
可通过性教育绘本、故事等媒介,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展开轻松、开放的对话,帮助他们认识身体的结构与变化。青春期孩子心理发育往往滞后于生理成熟,加之性知识不足,易因好奇发生意外。家庭、学校与社会应共同参与,给予积极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