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云阳县宝坪镇的高粱作物长势喜人。“过去种高粱有‘三怕’:怕旱、怕虫、怕销路,现在靠着‘数字大脑’,这些问题全解决了!”种植大户刘伯秋抹着汗,脸上洋溢着由衷的笑意。这座曾因山地制约产业发展的农业大镇,正依托数字技术蹚出一条智慧富农新路。
天眼护田:破解“靠天吃饭”千年困局
面对坡陡地碎、灾害频发的自然禀赋,宝坪镇着力打造山地特色智慧高粱产业综合场景,构建起“卫星扫全域+无人机盯地块+物联网站测墒情”的立体监测网。
遥感卫星扫描生成全域作物图谱,植保无人机实施网格化巡田,物联网传感装置实时监测土壤墒情。这套系统在连晴干旱中展现出强大效能:预警墒情异常地块2500余处,为精准补水保苗赢得先机,成功挽回经济损失10万元。病虫害防治取得突破性进展,无人机巡田结合智能识别,在蚜虫爆发前成功启动统防统治系统,推动全镇统防统治覆盖率达100%,实现农药用量降低0.5%,防控效率提升30%。
云链富农:打通产销衔接任督二脉
为有效破解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传统难题,宝坪镇创新构建“智治中心+联合社+农户”三级联动的云端服务链体系,彻底打通“产销”堵点,已为种植户精准提供农机服务32次,有效保障了关键农时的作业需求,并有力支撑了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同时,积极联动县农委专家资源,开展多轮在线农技培训,紧密结合宝坪独特地理、气候、土壤、水文等条件,科学选育推广“红茅糯2号”优质高粱品种,成功实现作物亩均增产15%。同时,积极对接大型酒企,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模式,为种植户锁定稳定销售渠道,助力农户同比增收12%。
双险固本:筑牢产业发展防波堤
为系统化解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宝坪镇创新推出“政策险+商业险”协同发力的双保险保障机制,为特色高粱产业系牢“安全带”。依托基层智治平台,高效归集气象、地质、水利等多维数据并实时动态监测,显著提升风险预警精准度与保险服务适配性。2025年,已成功为400余户种植户进行了精准风险评估与需求匹配,科学推荐了最适配其特定地块风险状况和生产实际的保险方案,有效引导农户从“被动应对风险”转向“主动管理风险”,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构筑了坚实屏障。
从“靠天吃饭”的传统耕作到“精准智农”的现代模式,从“看天脸色”的被动应对到“数字赋能”的主动掌控,宝坪镇以智慧治理之力,实现了对高粱产业全链条的“平台一键掌控、动态实时监控”,成功将山地劣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让红高粱真正成为富民增收的“黄金穗”,蹚出丘陵山区“智慧富农”新路。(夏中菊、邓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