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23日消息(记者 宓迪)近日,新疆银行上市财务顾问服务项目招标公告对外发布,被外界认为是新疆银行将目光投向上市的信号。今年4月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金融办披露的《关于对2025年度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显示,新疆银行成为了19家“2025年度新评选入库后备企业名单”之一。
距离2022年1月兰州银行成功在深交所上市,A股银行IPO已“空窗”多年。目前,仍有多家中小银行在冲击上市的进程中。中小银行成功上市面临哪些挑战?相关中小银行应重点做好哪些方面工作,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新疆银行一季度实现营业净收入5.8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新疆银行成立于2016年12月30日,是由自治区与兵团共同发起新设的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79.06亿元,国有股份88.49%,民营股份10.33%,自然人股份1.18%。
根据新疆银行2024年年报,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净收入27.17亿元,同比增加9.29亿元,同比增幅52%,实现净利润5.88亿元。其中,存贷款利息净收入11.31亿元,投融资业务净收入13.59亿元,手续费及佣金业务收入0.47亿元,其他业务净收入0.88亿元。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93%,较年初下降0.9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9%,拨贷比3.45%。
央广财经记者关注到,年报还提到,2024年以来,新疆银行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在二季度吸收整合库尔勒银行后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达到峰值状态。全行上下将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工作摆在重要、突出位置,持续强化信用风险化解和不良贷款处置工作。2024年第三、四季度,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逐步下降。
而根据新疆银行2025年一季度信息披露报告,2025年1-3月份,该行实现营业净收入5.80亿元,实现净利润1.70亿元。截至一季度末,该行资产总额1664.97亿元,负债总额1552.69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12.28亿元,各项贷款总额913.99亿元,存款总额1297.39亿元。
多家中小银行正冲刺IPO
5月22日,根据央广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目前仍有多家中小银行计划或正处于冲击IPO的进程中。其中,深交所发行上市审核信息公开网站显示,截至5月22日,5家申请IPO的银行中,广州银行、安徽马鞍山农村商业银行审核状态为“终止(撤回)”;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东莞银行、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3家审核状态为“中止”,原因均为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
而根据上交所网站披露,截至5月22日,5家申请IPO的银行中,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亳州药都农村商业银行审核状态为“终止”;湖州银行审核状态为“已问询”;湖北银行、江苏昆山农村商业银行审核状态为“已受理”。
此外据央广财经5月6日报道,近期已有15家银行披露最新辅导进展情况报告。综合来看,报告主要关注银行面临的资本充足指标压力、股份确权比例、自有房产土地及租赁房产权属相关问题等。
距离2022年1月兰州银行成功在深交所上市,A股银行IPO已“空窗”多年。今年1月13日,宜宾银行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成为近三年来全国银行业唯一上市银行、四川省第三家上市银行。上一家登陆港交所的是东莞农商银行,2021年9月成功挂牌上市。
中小银行需以“上市标准”促进合规与治理改革
目前来看,中小银行成功上市面临哪些挑战?22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对银行而言,上市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重要方式,也有助于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上市银行股整体仍然破净的情况下,中小银行成功上市仍然面临定价压力。同时,中小银行也需要按照上市公司要求完善公司治理,从而更好适应资本市场要求顺利登陆资本市场。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22日对央广财经记者表示,当前我国中小银行IPO面临的挑战与行业格局变迁、政策导向调整及自身能力不足等密切相关。首先,银行业头部效应显著,已上市银行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叠加新国九条明确IPO名额向“新质生产力”倾斜,金融机构上市优先级下降。此外,2020-2022年的上市窗口期已过,当前资本市场更强调投融资平衡,对中小银行融资持谨慎态度。其次,多数中小银行业务高度同质化,且区域经济波动直接冲击资产质量,叠加数字化转型滞后,盈利能力受净息差收窄、资本消耗快形成双重拖累。投资者对其“潜在不良风险+资本补充压力”信心不足,二级市场银行股普遍破净,银行IPO定价陷入两难,过高无人问津,过低侵害原有股东利益。同时,小银行普遍存在股权结构分散、公司治理不健全等历史问题,在注册制“严信息披露”要求下这些问题被放大,合规成本高昂。
薛洪言认为,在提升竞争力方面,中小银行需锚定差异化,做“小而美”的区域深耕者,依托地缘优势聚焦细分市场,形成“人无我有”的特色。同时,需刀刃向内优化资产质量与资本管理,加速处置不良资产,优化业务结构,降低资本消耗,建立“内源性积累+外源性补充”的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此外,需以“上市标准”促进合规与治理改革,提前解决历史问题,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强化信息披露透明度。
在薛洪言看来,未来,仅有扎根区域、特色鲜明或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区域整合的银行可能突围,多数银行需回归“服务地方经济”初心,探索多元化资本补充方式,而非过度依赖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