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大兴区一名70多岁的老人独自走进银行营业厅,兴冲冲地递给工作人员一张卡片,要求取出卡内的480万元存款。这张印着“精准扶贫”字样的“银行卡”材质粗糙,且缺少应有的信息,立刻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警觉。
经过柜台查询,这是一张假卡,所谓的480万元存款根本不存在。老人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诈骗新套路——用假银行卡设局
诈骗团伙为了骗钱又有了新套路!近日,北京市大兴区一家银行向警方报送了一起伪造银行卡实施诈骗的案件线索。
犯罪嫌疑人以“领取养老补贴”为由,用假银行卡设局,专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他们伪造的银行卡通常印有“精准扶贫”“消费扶贫爱心卡”等标识,并声称额度高达数百万元。
为了获取老年人的信任,骗子还会通过虚假APP展示所谓的“余额”和“赠品”,如金条、空调等,并告诉老年人,这些钱在多家银行都能取。
完整的诈骗操作链条精准针对老年人
警方调查发现,这类诈骗有着完整的操作链条。诈骗分子会在网上或线下发送快递文件,上面印有“专项扶贫资金领取”等通知,并伪造国家财政部门或乡村振兴局的公章。随后,骗子会通过网址链接诱使当事人进入群聊。在群聊中,会有人不断转发自己已经收到扶贫款或补贴的信息,让受害者进一步放松警惕。
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刑侦支队民警薛国琛表示:“受害人信以为真后,会跟着客服进行操作。这时候,客服会向受害人索要个人身份信息,包括手机号、银行卡号等。”
如何识别正规银行卡与诈骗陷阱?
记者向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咨询后了解到,目前能够在线上开卡邮寄到家,并通过网上激活即可使用全部功能的只有信用卡。
新开借记卡(储蓄卡)需要本人持身份证前往柜台现场激活才能使用。即使部分银行推出了网上自选借记卡卡面、卡片邮寄到家等业务,邮寄过来的也只是空白卡或业务受限的卡片。
因此,凡是声称借记卡可以网上开卡、邮寄到家,并且里面已经存有大额补贴款的均是诈骗。
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银行和公安机关提醒公众,特别是老年群体:正规银行卡需要本人到银行办理,陌生人邮寄的“专用卡”多为假卡;凡是让先交钱才能用的“银行卡”,都是诈骗。
如遇到可疑卡片,应立即到银行核实或报警,切勿自行操作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假银行卡诈骗是这类骗局的进一步升级,除了以开卡为由骗取当事人的个人信息,还会收取制卡费、邮寄费等费用,有些诈骗分子甚至还会以激活费为名,让当事人进行大额的预付费转账。
请记住:正规银行不会在未提供服务前要求客户支付费用,因此,切勿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记者 郭璟霖 整理
下一篇:广发银行的罚与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