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括中国银行、渤海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等十余家银行相继宣布关停旗下独立信用卡App,将其功能整合至手机银行主App。例如:
此轮整合涵盖国有大行、股份行及城商行,标志着信用卡独立App时代落幕。
用户活跃度低迷
金融类App社交属性弱,用户仅用于查账、还款等基础功能,使用频率低。部分银行信用卡App月活环比下滑,即使头部银行也面临增长乏力问题。用户反馈也佐证了这一点:“功能主App都能实现,何必多下一个?”
运营成本高企
独立App需持续投入开发、维护及推广资源,但新用户增长停滞、权益预算缩水,导致投入产出失衡。某银行内部人士直言:“独立运营在降本增效背景下变得‘不划算’。”
监管政策驱动
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银行对“用户活跃度低、功能冗余”的App优化整合或关停。政策推动下,75款银行类App于2025年上半年主动注销备案。
行业收缩不仅是App整合,更深层源于信用卡市场衰退:
国有大行带头效应
中国银行作为首家关停信用卡App的国有行,可能引发其他大行跟进,进一步加速行业整合。
用户体验升级方向
银行将更聚焦手机银行功能优化,例如简化操作流程、增强场景服务(如积分商城、优惠活动),避免用户“多App跳转”的繁琐体验。
差异化竞争策略
专家建议银行减少同质化权益(如奢侈品消费优惠),转向刚性需求领域(餐饮、生活缴费),以精细化运营留住存量客户。
上一篇:因信用卡纠纷,重庆银行起诉杨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