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发生一起针对房产中介人员的精准诈骗案例,损失高达51万元。记者从深圳反诈中心获悉,诈骗分子以租房为诱饵,通过二手交易平台引流,多平台转移沟通,最终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投资APP进行黄金交易诈骗。
受害人华女士(化姓)今年48岁,是一名从业多年的资深房产中介。本以为对交易流程和人心有一定辨别能力的她,却不幸落入骗子的圈套。6月20日,华女士在闲鱼App发布租房出租信息。一位自称有强烈租房意向的“客户”主动联系,两人围绕租房相谈甚欢,热情主动博取信任。
两人逐渐熟络起来,对方便要求华女士添加“钉钉”详聊。转移到钉钉后不久,对方账号突然被封禁,随即通过“支付宝”联系,并诱导华女士下载名为 “企管帮”的陌生App进行沟通。在企管帮App上,两人谈论的话题起初仍为租房,但话题逐渐转向。骗子自称是某大型科技公司员工,声称公司内部有正在测试的“黄金交易平台”,存在“数据波动”,需要华女士帮忙“验证”真实性。
随后,骗子提供了一个“测试账号”让华女士登录查看,账户显示“可观收益”。骗子请求帮忙操作“买进”黄金。目睹账户金额“飞速增长”,华女士心动,感觉发现“致富捷径”。她便注册了一个账号开始“充值”,首次外汇转账投入约1100美元,账户快速显示到账。在“平台客服”(骗子同伙)指导下,华女士按“快速下单”“买多”“买全部”“确认下单”操作,账户金额“成倍暴涨”,成功提现1000元人民币。看到“收益到账”,她也彻底放松了警惕。
在巨额“盈利”诱惑下,华女士不断加大投入,期间还提现了8万元,通过平安银行、建设银行等向骗子提供的多个不同人名银行卡转账近60万元。今年6月30日晚,华女士尝试提现20万元时,系统提示无法提现。如梦初醒的她立即报警。扣除前期少量提现,华女士实际损51万元。
受害人的血泪反思,为何资深中介也中招?原来,她被伪装的“热情”“专业”所迷惑,忽略诱导投资的异常行为,还被虚假盈利和小额提现诱惑,失去理性,忽视“天上不会掉馅饼”。此外,轻易点击不明链接下载诈骗App,存在巨大的隐患。华女士未警觉多平台的转移,从闲鱼到钉钉,到支付宝,再到诈骗APP的异常转换,丧失了警惕性。
深圳反诈中心分析称,这是典型的“引流+虚假投资理财”诈骗,针对房产中介、房产业主等特定人群进行了精准包装——
一是精准选饵,利用中介、业主急于成交心理,以“租房”切入,降低防备;二是建立信任,前期详谈“租房”,塑造“诚意客户”形象;三是转移阵地,以钉钉被封为借口,转移至私密或小众平台(如诈骗APP)规避风控;四是话题转向、抛出诱饵,骗子获得信任后转向“投资”“副业”“内部机会”等话题,用“高额回报”激发贪欲;五是伪造平台进行视觉欺骗,通过展示虚假“高额盈利”制造“眼见为实”,小额提现成功是打消疑虑关键;六是诱导加码、收割跑路,获得大额投入后以“保证金”“账户异常”等阻止受害人提现,或直接跑路。
深圳反诈中心提醒广大市民:任何在租房沟通中,主动将话题引向“投资”“副业”“刷单”“验证平台”的“客户”,极可能是骗子;要求从正规平台(闲鱼、58、贝壳等)转移到微信、QQ、支付宝或不知名App、链接,被告知账号突然“被封”,务必马上报警;对任何超高回报、短期暴利项目保持绝对怀疑;切勿让他人登录本人账号操作、远程控制设备或共享屏幕;保护个人信息,谨慎下载App,不点陌生链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