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精神,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积极响应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部署,将反假宣传与假币犯罪新趋势紧密结合,以“强能力”“强溯源”“强共治”为行动主轴,通过聚焦重点人群、重点渠道、重点区域,织密精准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反假货币安全网。
强能力:筑牢重点人群防线,提升全民防假能力
随着支付方式多元化发展及现金流通环境变化,老年人、青年学生、境外来华人士、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因金融知识储备及技术应用能力差异,成为假币风险防范的薄弱环节。为此,招商银行深圳分行构建分层分类宣传矩阵,针对“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聚焦认知差异因材施教,推动反假宣传工作从“广泛覆盖”向“精准触达”升级。
一是让“老”有所依,积极整合辖区民警、社区工作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多方资源,在老年社区,通过举办讲座、发放折页、张贴宣传海报的方式揭露“道具币”“错版币”的新型诈骗手法,以真实案例讲解识假技巧和举报途径,帮助老年人识破网络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假币陷阱,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二是让“小”有所成,面向青年学生群体,开设“沉浸式金融课堂”,结合零花钱、学杂费的管理融入人民币防伪知识,引导树立正确货币观念。
三是让“外”有所感,在跨境口岸区域,设立双语宣传点,发放双语识假速记口诀海报,提供“兑换-咨询-反假”一站式服务,降低境外人员误收假币风险。抽调骨干员工深入企业园区,向广大农民工群体普及反假货币相关法规,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意识。
强溯源:筑牢重点渠道防线,遏制互联网假币流通
面对假币犯罪呈现出线上化、隐匿化的新趋势,招商银行深圳分行积极创新反假工作模式,构建从企业商户到运输物流的全链路反假渠道网络,有效延伸反假币防控触角,让反假货币知识真正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一是阻断源头渠道,将反假宣传深度嵌入企业服务全链条,针对收藏品、道具、礼品等易涉假重点领域商户,普及法律法规,明确不得销售仿人民币图样商品,严禁滥用防伪技术的经营红线,增强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全辖内一线网点组织现金机具检测升级,学习巩固假币收缴流程,加强柜面渠道监测,夯实内部反假工作基础。
二是打造流动站点,联合快递物流点等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在快递网点设立“反假宣传角”,为快递员开展反假知识培训,提升其对互联网电商涉假包裹的敏感度,推动在包裹投递过程中粘贴反假警示标签,将反假宣传延伸至千家万户,打造“物流+反假”联防新渠道,筑牢防假关口。
强共治:筑牢重点区域防线,激活基层共治力量
作为一座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城中村星罗棋布的城市,深圳的货币安全面临着特殊挑战。招商银行深圳分行以民生热点为切口,深入农贸市场、城中村等人员密集区域,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反假知识,重塑宣教体验。
在现金交易频繁、人口流动大的农贸市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深入走访,通过现场实物对比、情景模拟等直观方式,手把手指导商户及消费者掌握辨假识假的实用技巧,传授“一摸二看三透光”的识假口诀,将通俗易懂的反假知识装进群众“菜篮子”。
城中村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结构,成为反假宣传的另一个重要阵地。针对其流动人口多、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的特点,活动通过在社区公告栏、公共活动场所等显眼位置设置固定宣传点,安排专业人员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反假货币网络知识竞赛,设置丰富奖品激励机制,寓教于乐,提升群众参与感和识假能力,让反假宣传更加“接地气”。
未来,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将继续贯彻“金融为民”理念,持续深化精准宣教,拓展渠道触点,强化群防共治,切实守护市民“钱袋子”,为构建安全健康的现金流通环境贡献招行力量。(通讯员:郑亚琪)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并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