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用关税谈判要挟中国,却没想到中国的精准反制,正在让美国民众苦不堪言。为反制特朗普此前单方面发动的贸易冲突,我国目前对美国加征的对等关税,直接导致从今年5月至今,我国未从美国手中采购过一斤大豆,这是过去27年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再加特朗普曾在8月份亲自向中国推销大豆后未获中方回应,以及美国大豆从业者以及农业州施加的强大压力,这让还在幻想用“关税大棒”威胁中国多买大豆的特朗普顿时急了。
据美媒报道,特朗普于10月1号在其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自己将在本月末召开的APEC峰会期间,同中国就大豆问题进行讨论,特朗普强调称“这将是本次会晤的主要议题”。同时,特朗普还向美国农民承诺,将从关税上赚来的钱,拿出一部分来进行补贴,特朗普甚至还没忘记甩锅给自己的前任拜登,指责是对方的缘故导致中国放弃购买数十亿美元的大豆。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提到的经济损失其实不止“数十亿”,而是整整上百亿美元。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大豆买家,中国市场一直是美国大豆主要销售地。
根据目前公开的数字显示,美国在2024年向中国出售的大豆总价值高达120亿美元,这已经占到了美国大豆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但今年的美国大豆销售季,中国买家下的订单数量则为零。讽刺的是,平日里喊反华口号最凶猛的美国国会,在这股庞大的压力面前也开始变得务实了。就在特朗普发文的前一天,共和党议员同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举行了一场闭门会议。
会后,这些在涉华议题上趾高气昂的议员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拒绝购买美国大豆”不仅无法在短期内解决,甚至可能演变成长期趋势。因为当美国大豆农犯愁自己的销路时,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却在中国市场一路高歌猛进,只因为阿根廷和巴西被征收的关税仅有3%,特别是阿根廷在不久前还暂停了粮食出口税,使得阿根廷大豆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然而,不甘心的特朗普政府依旧固执地试图从中国身上找原因。9月30号,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出席一场公开活动时,竟称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55%的关税是一个“良好现状”。
他还大言不惭称“本届政府同样希望能够找到让双边贸易自由增长的领域”,例如美国农产品和中国消费品等等。由此可见,特朗普政府根本不愿承认是自己决策失误,才导致美国豆农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美国如此处心积虑地将自己描述成“受害者”,恰恰证明了我国打出的这张“大豆牌”是精准且有效的。
至于特朗普是否是真心想和我方通过对话来解决大豆问题,最终还是取决于对方能否采取切实行动,取消此前颁布的一系列不合理的对华关税政策。倘若在接下来的中美高层会晤中,特朗普依旧是“说得多、做得少”,甚至开出“口头支票”来为自己解套,就不要指望中国会在大豆问题上做出任何实质性让步。事实上,特朗普想用“关税战”作为自己第二任期主要政绩的想法,已经将自己逼到了“死胡同”。
若不是中美此前有了共识,同意暂停关税战直至今年11月10号,美国就将对中国征收145%的关税,而我国也将对美国征收125%的关税,这意味着中美贸易距离全面瘫痪只有一步之遥,而美国的通胀也将因此上升到一个历史新高度。何去何从,特朗普必须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