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狂了,银行股根本停不下来,最近周周都有拉10个点的!
临近午盘收盘,民生银行H股大涨5个点,招商银行A股、工商银行H股、农业银行H股和平安银行都涨2%左右,年内涨幅高达26%的银行AH优选ETF(517900)一度涨超1.45%。
截至昨天,A股银行以18.38%的傲人涨幅,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高居第一位,演绎了一场绝对收益+ 相对收益并行的双重盛宴。
目前银行板块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资金蓄水池”,增量资金正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
1、险资压舱,偏爱高息
新会计准则(IFRS9)实施后,保险资金为规避市场波动对利润表的冲击,更倾向将高股息资产计入FVOCI账户。银行股凭借平均3.86%的诱人股息率,成为险资配置的核心标的。
截至7月9日,去年以来有11家银行获得险资增持,23家银行前十大股东中闪现险资身影,其中11家持股比例超5%。其中,平安人寿年内多次举牌邮储银行H股,6月底持股比例已达13%,就是险资增配银行提速的一大证明。
2、北水南来,聪明钱加码
陆股通资金对银行股青睐有加。
数据显示,二季度陆股通净流入271亿元,其中增持金额最多的就是银行,共计186亿,行业占比相对一季度提升了0.94%。
3、指数扩容,被动资金托举
被动投资浪潮势不可挡。2024年沪深300指数相关基金净流入高达5496亿元,而银行板块占据其中15.7%的权重,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2025年一季度末,被动基金规模已历史性超越主动基金,其持续扩容必将为高权重的银行板块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水”。
4、公募低配,修复潜力巨大
当前主动权益基金对银行板块配置意愿仍处低位,一季度末重仓比例仅2.33%,相对沪深300指数低配幅度高达11.2个百分点。上半年在政策持续引导、板块价值凸显的背景下,公募基金低配格局正在改善,有希望为银行股带来可观的潜在增量资金。
现在银行板块相对于债券、理财、银行定存、10年国债的比较优势凸显,“低波动、低估值、分红稳定”的特性会不断强化其吸引力。而且现在市场对银行板块最大的担忧——ROE(净资产收益率)也迎来积极变化,压制银行ROE的因素如让利实体、风险出清等正逐步消化,行业整体ROE触底回升的拐点渐行渐近。
这一点上半年市场表现已给出信号:那些ROE率先出现边际改善的银行股明显领涨。
ETF方面,市场中唯一一只横跨A+H两地市场的银行类ETF——银行AH优选ETF(517900)今年以来已经涨了26%,基金规模翻了将近7倍,并且连续11周吸引资金流入,关注度越来越高。
这个ETF的优势在于标的指数采用的是AH轮动策略,能动态捕捉两地市场估值更便宜的银行股,从而以更低成本收获更多超额。
业绩表现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自2017年12月6日指数发布以来至2025年7月9日,银行AH全收益指数累计涨102.11%,同期中证银行全收益、沪深300全收益涨幅分别为76.84%、17.75%。
来源:Wind,2017.12.6-2025.7.9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银行股的价值回归与重估已然奏响时代强音,并且还远未结束。
作者:三好金融民工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