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市场公开信息及7月8日披露的机构调研信息,华安基金近期对2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相关名单如下:
1)沪农商行 (华安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调研纪要:面对市场竞争,沪农商行从六条路径出发,聚焦“早小硬”科技企业成长痛点,目标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公司服务重心下沉至“早小硬”初创期科技企业,避开成熟科技型企业的红海竞争市场,积极对接上海优质孵化器,解决入孵企业发展痛点。公司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包括市场化运作、条线化管理、专业化经营、差异化考核、创新型发展等。公司已建成一支专业化、专职型的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并围绕上海“3+6”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开展行业研究。公司构建了科技型企业全成长周期产品链条,推出多种创新产品。公司还构建了开放生态圈,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1+N”平台服务模式。对于科创企业的审批,公司重塑风险评价逻辑,重视创始团队和技术前景,摒弃传统银行单纯依赖抵押物和财务报表的评估模式。
2)江阴银行 (华安基金参与公司特定对象调研)
调研纪要:江阴近年经济保持强劲增长,2024 年 GDP 突破 5100 亿元,工业占比超 50%,稳居全国县域经济前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纺织、冶金、化工)加速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快速崛起,港口物流等服务业比重提升。政府重点构建“345”现代产业体系,巩固三大支柱产业(高端纺织服装、石化新材料、金属新材料),主攻四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前瞻布局五大未来产业(5G通信、智能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健康文旅),并大力推进“智改数转”和绿色转型。江阴农商银行未来信贷将聚焦产业升级需求和本地实体根基,重点支持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节能设备更新及新兴产业链的扩产与技术升级,倾斜资源服务“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项目及普惠金融,强化对绿色技术应用和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2025 年一季度净息差有所收窄,主要受到资产端收益率下行的影响。展望全年,虽然一季度净息差面临阶段性压力,但基于负债端优化成效持续释放、资产端结构优化与定价管理以及市场环境带来的资产端定价压力边际缓解的预期判断,全年走势有望逐步企稳。
华安基金成立于1998年,截至目前,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6824.18亿元,排名15/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4285.86亿元,排名12/210;管理公募基金数519只,排名11/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77人,排名12/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华安沪港深机会灵活配置混合,最新单位净值为1.83,近一年增长77.47%。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华安消费机遇股票发起式A,类型为股票型,集中认购期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7月15日。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