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摄影报道
9月20日,“中国(成都)电影推优扶持计划”制片工坊活动在成都大邑圆满落幕。通过为期六天的集中学习和交流,推优扶持计划50强项目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一批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电影作品蓄势待发,迈上新的台阶。
活动现场
沉浸“造梦空间”
电影人满载而归
本次制片工坊特邀孙琳、袁媛、杨枫、俞白眉、霍廷霄等一线电影人组成导师团,围绕剧本创作、导演艺术、影像艺术、制片管理、表演指导等核心板块先后与学员分享经验。
孙琳
剧本创作导师孙琳表示:“三流的编剧看故事,二流的编剧写人物,一流的编剧讲情怀。写好故事、写好人物已经非常了不起。由人物驱动故事的电影是非常精彩的,最后观众记住的一定是里面的人物。”
导演艺术导师杨枫分享道:“好的电影作品从来都不是先去考虑观众的。老想着观众爱看什么,慢慢就变成‘算计观众’。带着你真挚的情感去创作,真诚才是最好的创作密码。镜头叙事是电影的属性,演员能演出来的尽量不要说,这是电影的魅力。”
导演艺术导师俞白眉表示,电影是创作者通过无数次与观众的互动后形成的契约。希望中国的电影人想一想中国人为什么而兴奋,中国人为什么而焦虑。因为你就是观众,你要忘掉所有东西,找到你的本心,找到你最喜欢看的是什么,那就去做这样的电影。
工坊鼓励学员推介各自的电影项目,由导师进行针对性专业指导,有效补足项目短板,推动项目升级。工坊设立“光影夜话”环节,搭建导师与学员面对面互动的桥梁,也是相互启迪、教学相长的平台。
活动期间,导师团及学员共赴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文创园、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安仁古镇老街等地实地考察参观,让大家充分了解成都大邑县的影视资源,加强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
“真金白银”扶持
20强评审启动在即
本次工坊学员均为“中国(成都)电影推优扶持计划”选拔出的50强项目主创。他们将结合制片工坊导师的指导,对各自的项目进一步打磨及提升,并再次向组委会提交剧本等相关项目情况,为晋级20强做充分准备。
项目推介
据悉,20强项目评审即将启动,晋级20强的项目将获得面向众多资方和产业代表路演的机会。最终10强项目则将通过终评路演综合评定产生。10强项目将有机会获得总额50万元的扶持金及总价值150万元的配套资源服务包,组委会动员众多战略合作伙伴给予全方位支持,涵盖设备、后期、宣发等全产业链支持。此外,推优扶持计划还将优先对10强项目进行孵化投资,最高可按项目总投资的30%匹配资金,切实助力影视创作稳健发展。
助推“立园满园”
打造影视文旅产业高地
“中国(成都)电影推优扶持计划”是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建设“数字影视文旅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区”的重要举措。据悉,本次推优扶持计划得到了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四川省电影局、四川省电影家协会和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致力于影视新人新作的挖掘,通过征集、评审、扶持优质影视项目,并配套“邑拍通”一站式协拍服务,切实推进“立园满园”行动实施,加速精品项目的孵化与全国影视资源的整合,助力我国电影的高质量发展。
依托成都高新区在电子信息与数字经济的千亿级产业集群,结合大邑县深厚文旅资源,成都高新西湖科技园正积极打造影视投融资示范基地,构建“创新在高新、转化在大邑,总部在高新、基地在大邑”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此次工坊的成功举办,既是园区产业集聚和人才培育功能的重要体现,为区域影视文旅融合创新提供全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