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持续上涨,黄金珠宝行业正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
9月24日上午,周生生官网显示足金饰品价格达到1105元/克,首次突破1100元大关。尽管当天下午价格回落至1100元,但这一数字仍创下历史新高。
金价高企
相比年初803-805元/克的水平,金饰价格在不到九个月时间里飙升了约300元。
国际金价同样走势强劲。9月23日,伦敦现货黄金一度触及3759.16美元/盎司,今年涨幅已超过41%。国内黄金期货价格也同步攀升,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最高达862.10元/克。
传统黄金消费观念认为,价格上涨会抑制需求。不过,当黄金被视为单纯的消费品时,价格上涨自然会抑制需求;但当其兼具投资属性时,情况则完全不同。
品牌自救
金价持续上涨对黄金珠宝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2024年,A股黄金珠宝行业营收同比下降4.7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75%。行业传统的“渠道驱动”模式面临挑战。
面对这一变局,黄金珠宝品牌纷纷寻求破局之道。产品创新成为关键突破口。3D硬金、5G黄金、古法金等新工艺的出现,在保留足金纯度的基础上,解决了传统黄金硬度不足、款式单一的问题。
2023年,硬足金饰品加工量同比增长13.98%,古法金饰品加工量更是同比大涨37.27%。这些工艺创新让黄金饰品既能满足消费者对保值的需求,又能契合时尚审美。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口价黄金饰品成为市场新宠。与克重计价黄金10%-20%的毛利率相比,一口价黄金饰品毛利率可达30%-40%。
周大福2025财年一口价黄金产品营业额同比增长105.5%,在中国内地黄金饰品中的收入占比从7.1%提升至19.2%。
年轻消费力量崛起
黄金消费客群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18-34岁消费者已贡献超过三分之一的金饰零售额,成为核心消费群体。年轻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设计感、个性化和情绪价值。
为迎合这一趋势,黄金珠宝品牌加速年轻化布局。周大福与《黑神话:悟空》《鬼灭之刃》等热门IP合作,周生生则联名海贼王、哈利波特等推出手串、转运珠等产品。
在营销渠道上,品牌商纷纷转向聚焦优质区位、提升单店效益的精细化运营。周大福在香港、深圳、武汉等城市核心商圈开设新形象店,通过增加展示空间、设置DIY专区和工艺互动展示等,提升消费者体验。
同时,企业主动收缩下沉市场低效门店。2025财年六福集团内地净关店311家,其中74%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将资源集中于消费力更强的一二线城市。
黄金背后的宏观逻辑
黄金价格持续上涨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宏观逻辑。法国兴业银行指出,此次金价上行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宽松、全球央行持续购金、投资端持仓韧性等多重力量共振的结果。
自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年均购金量均超过1000吨,预计2025年将购买约900吨,较2016-2021年年均457吨的水平翻倍。这一结构性转变源于2022年西方为限制俄罗斯,冻结了该国约一半的外汇储备,此后发展中国家加速外汇储备多元化,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中国央行也在持续增加黄金储备。截至2025年7月,中国黄金持有量为2300.4吨,仅占外汇储备的8.6%,远低于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21.7%的平均水平。
如果中国目标将黄金储备占比提升至20%,按当前金价测算,需将黄金持有量增至5337吨,较现有储备新增约3036吨。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也为金价提供了支撑。中信期货研究所宏观研究组资深研究员朱善颖认为:“黄金的上涨行情并未结束,四季度上行逻辑依然顺畅。”
寻找平衡之道
面对金价持续上涨,黄金珠宝行业需要在挑战中寻找平衡点。
品牌化是重要出路之一。以老铺黄金为代表的品牌崛起,带动行业从传统黄金贸易商向品牌商转变。高端品牌凭借复杂工艺与品牌效应支撑起高溢价,即使价格高于普通金饰,仍受到市场追捧。
差异化产品布局同样关键。港资珠宝企业强势反弹正是得益于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的三重升级。2025年4-6月,六福集团中国内地市场同店销售增长19%,较1-3月2%的增速大幅提升;周生生2025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
黄金珠宝企业正在从单纯的金价敏感型业务模式,转向更注重品牌价值和产品差异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转变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金价波动,并在变化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黄金珠宝行业的变革才刚刚开始。随着年轻消费者占比不断提升,以及工艺技术的持续进步,黄金珠宝行业将从传统的保值存储,逐步转向“时尚+保值”的双轮驱动。
金价破1100元/克并非终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一篇:现货黄金短线跌幅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