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长期限存款“退场”背后
创始人
2025-11-09 22:51:12
0

曾被投资者视为“压舱石”的长期限存款产品,正悄然从部分银行货架上消失。11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截至目前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在内的国有大行及部分股份制银行产品货架中已难寻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的踪影;为稳住利润底线,银行纷纷主动压降长期高息负债,不仅长期限大额存单“断供”,部分村镇银行甚至暂时停售5年期普通定存产品。这场长期限存款的“退场潮”,不仅是利率市场化深化的必然结果,更标志着银行业盈利逻辑的深刻重构,未来,将更加倚重中短期负债、结算性存款与综合金融服务,在低息差时代寻求新的平衡点与发展路径。

5年期大额存单踪迹难寻

曾几何时,5年期大额存单凭借高于普通定期存款的利率优势,成为稳健型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尤其在2020年前后,市场利率尚处高位,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年化收益率普遍在3%以上,部分中小银行甚至一度开出接近4%的诱人利率。彼时,不少储户甘愿清晨排队抢购,更有精明的储户专门蹲守银行App转让区“捡漏”即将到期或急售的高息存单,以图锁定长期收益。

然而,时过境迁,11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邮储银行等国有六大行的手机银行App中,均已无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

股份制银行同样步调一致。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也未查询到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相对常见的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存款利率普遍维持在1.5%—1.75%,且部分银行实行专项客户机制或额度显示已售罄,处于“一单难求”状态。

头部城商行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以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等为代表的区域性银行大额存单在售的期限多以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为主。

自2024年起,部分银行就已收紧长期限大额存单额度,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介绍,“我行已经很久未上线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具体何时上架未接到通知”。

面对长期限大额存单的“断供”,不少储户转向替代性产品。一位国有大行支行理财经理坦言,“现在客户来问大额存单,我们基本推荐储蓄型保险、国债或者结构性存款”。不过这位理财经理也提到,储蓄险虽具备复利增值和长期锁定利率的优势,但流动性较差;国债虽安全可靠,但发行频率有限、额度紧张;而结构性存款则存在收益不确定的风险,并非所有客户都能接受。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指出,当前净息差已降至历史低位,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背景下,银行难以通过提升贷款利率来改善收益。因此,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转而通过降低负债成本以维持稳定的利润水平。然而,5年期等长期大额存单利率相对较高,推升了银行中长期资金的负债成本。在此情况下,下调甚至取消长期大额存单,已成为银行为保持盈利能力而采取的一种经营策略选择。

有村镇银行停售长期限定存

如果说全国性大型银行的调整是行业趋势的风向标,那么地方中小银行的跟进则更具现实紧迫感。

日前,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调整存款利率的公告,内容显示,综合考虑同业机构的利率水平,该行自11月5日起对定期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调整,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1.5%调降为1.45%,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1.60%降至1.55%,3年期则是从1.95%降至1.85%,而此前利率为1.9%的5年期定期存款直接从产品列表中消失。

“目前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已经停售,什么时候恢复未接到通知。”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分支机构时,工作人员给出了这样的答复。

图片来源: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微信公众号

事实上,银行直接取消普通长期限定期存款的案例较为罕见,村镇银行作为过去高息揽储的“主力军”,其主动退出长期限产品,更折射出整个银行业在净息差持续收窄、资产端收益率下行背景下的集体战略转向。

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指出,长期以来,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金融机构,凭借相对较高的存款利率吸引本地储户,尤其在县域和农村市场,长期限定期存款一度是核心揽储工具。然而,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这种“高息换规模”的模式已难以为继。一方面,贷款需求疲软导致优质资产稀缺,银行难以找到匹配长期负债的高收益资产;另一方面,监管对流动性风险和期限错配的管控日趋严格,迫使中小银行重新审视负债结构的可持续性,因此,主动停售既是顺应行业趋势的被动调整,也是优化资产负债表的主动选择。

在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看来,银行为应对净息差持续收窄的盈利压力,纷纷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等长期限存款产品,以降低负债成本。银行压降成本的行动正在深化,此举也波及5年期整存整取定存。

低息差时代银行“攻守战”

这场长期限存款产品的“退场”背后,是银行业深层次的盈利模式重构。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深入推进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银行传统的高息揽储、低息放贷盈利逻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2025年二季度,银行净息差已跌至1.42%。而在贷款端,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持续下行,企业与居民贷款利率不断走低,进一步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

在2025年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亦有银行管理层提到了压力二字,反映出行业整体经营环境依然严峻。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指出,在外部政策环境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目前净息差处于相对低位,受资产收益率下行以及存款定期化趋势等因素影响,初步预计四季度息差仍面临一定压力。

在此背景下,压降长期高息存款,成为银行控制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的关键举措。兴业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林舒透露,下一步该行将通过抓实定期存款到期对接、优化存款产品组合配置、加快拓展结算性存款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存款规模,夯实负债基础。

由此可见,银行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调整,加速推动负债结构优化和经营模式转型,以在低息差时代寻求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未来银行的期限结构将越来越趋向于短期化调整,尤其注重灵活搭配各类理财产品,这将成为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王红英进一步指出,为增强客户黏性、进一步稳定客户关系,银行需要提升财富管理能力,在保障客户基本收益的同时,提升综合回报水平。

“未来,预计银行倾向于优化负债结构,提供更多中短期存款产品,通过压降高成本存款占比,提高活期存款和低成本核心存款的比例,降低整体负债成本,并通过客户分层、财富管理等综合服务来平衡盈利与客户需求,”廖鹤凯如是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相关内容

金价告诉了我们什么
对于今年金价的惊人涨势,尤其是最近的急剧下挫,我的看法非常矛盾。 ...
2025-11-10 02:40:42
股市必读:白银有色(601...
截至2025年11月7日收盘,白银有色(601212)报收于5.0...
2025-11-10 02:40:42
现货铂金刚刚突破1680....
每经AI快讯,10月14日,现货铂金刚刚突破1680.00美元/盎...
2025-11-10 01:48:04
股市必读:湖南黄金(002...
截至2025年11月7日收盘,湖南黄金(002155)报收于20....
2025-11-10 01:48:03
菏泽黄金海岸举办“场域哲思...
大众网记者 祝雅堃 菏泽报道 11月8日,黄金海岸营销中心,一场...
2025-11-10 01:47:58
徐海乔:爆剧黄金配角的坚持...
从古装剧中的实力演绎到《披荆斩棘》舞台上突破自我的表演,徐海乔的演...
2025-11-10 01:47:50
原创 ...
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宁波银行曾以其卓越的业绩和稳健的管理成...
2025-11-09 23:46:58
兴业银行:全资子公司兴银投...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周义力)11月9日,兴业银行发布公告称,...
2025-11-09 23:46:57
原创 ...
欢迎来到本期“未央观点”深度观察专栏。今天这篇文章带你看懂一场正在...
2025-11-09 23:46:43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欢迎来到本期“未央观点”深度观察专栏。今天这篇文章带你看懂一场正在悄悄改变全球金融格局的大风暴:今年...
原创 托... 路透社的一则报道在中亚地缘政治圈投下震撼弹: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白宫会晤后,将...
美最高法裁决在即,特朗普再画大... 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9日通过“真实社交”平台发帖称,将提取美国关税收入向大多数...
原创 与... 中斐建交50周年的重要日子,斐济大使竟然顶风作案,窜访台湾,完全没把中国放在眼里。中国外交部提出严正...
两地党委主要领导调整 近日,山东两地市委书记调整:满慎刚任东营市委书记;翟军任枣庄市委书记。 满慎刚任东营市委书记 据“鲁...
在竞技中增进了解,在比拼中深化... 11月8日,临商银行三人制篮球赛在临沂市全民健身运动中心体育公园举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成田出席开幕...
银行理财新动向:减持债券增配存... 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三季度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理财产品资产配置投向债券类资产的余额为13.86万...
银行长期限存款“退场”背后 曾被投资者视为“压舱石”的长期限存款产品,正悄然从部分银行货架上消失。11月9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
原创 俄... 米舒斯京这趟访华,任务很重,他要把俄罗斯账面上的“巨额收入”,变成真正能用的钱。 俄罗斯总理米哈伊尔...
33433亿美元! 10月末我... 11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截至2025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433亿美元,较9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