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詹钰叶
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公布的一则外汇行政处罚显示,因宏利基金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对其予以警告、罚款。公司回应称相关事项发生在转为外商独资基金之前,公司积极与相关主管部门保持沟通并已妥善解决。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分局公示的信息,宏利基金因违反外汇登记管理规定被警告并罚款7万元,处罚决定日期为今年7月17日,公示截止期为2026年7月23日。处罚决定书显示,宏利基金违反了《外国投资者境内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当外商投资企业因减资、清算、先行回收投资、利润分配等情形,需向境外汇出资金时,应先行办理相应登记,完成登记流程后,可前往银行办理购汇及对外支付业务;第十七条规定,若外国投资者通过新设、并购等途径在境内设立金融机构,其外汇管理登记事项参照本规定执行。
对此,宏利基金回应记者称,该行政处罚涉及的事件发生在约5年前,即宏利基金转为外资独资基金公司之前。宏利投资一直和监管保持沟通,目前已经妥善解决。后续,宏利投资会一如既往地在中国投资和运营,推进在中国的业务。
据公开信息,成立于2002年的泰达荷银基金是宏利基金的前身,也是我国首批合资基金公司之一。期间经过数次更名,至2022年11月,证监会批准宏利金融旗下子公司收购中化集团所持股份,原泰达宏利基金正式更名为宏利基金,成为国内首家合资转外资控股获批的公募基金。
经过20来年的发展,至今年年中,宏利基金的管理规模为955.61亿元,在近200家公募机构中排名62。对比同年成立的老牌公募,宏利基金的规模相对落后:招商基金的规模达到9062.01亿元,万家基金规模接近5100亿元,国投瑞银基金规模接近2400亿元。
具体来看,至今年年中,宏利基金旗下3只货币型基金规模为339.22亿元,22只债券型基金规模为414.01亿元,1只QDII规模为13.87亿元,5只FOF规模为5.35亿元。相比之下,权益类产品规模较低:10只股票型基金合计规模只有73.12亿元,占公司总规模的比例只有8.2%;而31只混合型基金规模为110.05亿元,占比12.44%。
公司管理层近年变动频繁。2022年12月,金旭与高贵鑫分别任宏利基金的董事长与总经理;2023年9月与11月,刁羽、宋扬先后履新副总经理;同年11月刘晓玲离任副总经理;2024年8月,高贵鑫因工作安排卸任总经理并继续担任首席信息官,丁闻聪任总经理、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今年3月唐华接替高贵鑫任首席信息官。
投研团队方面,2024年初,宏利基金原研究部总监张勋离职;2024年7月,原总经理助理兼权益投资总监刘欣清仓卸任并离职;权益大将王鹏在今年1月离职。与2022年相比,宏利基金权益投决会成员全部更换。公司旗下权益产品中,部分沦为“迷你基”:同花顺数据显示,宏利基金旗下有9只基金最新规模低于5000万元,包括宏利半导体产业混合发起、宏利消费混合、宏利蓝筹混合、宏利领先中小盘混合等6只主动权益类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