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eVTOL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从企业订单、基础设施,到eVTOL适航体系,中国eVTOL产业或正迎来系统性出海的时刻。
近期eVTOL领域相继迎来两笔海外采购意向大单。7月23日,上海沃兰特航空与泰国泛太平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Pan Pacific”),中国航空技术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程”)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Pan Pacific向沃兰特采购500架VE25-100天行eVTOL,订单总金额达17.5亿美元,是目前中国高等级客运eVTOL获得的最大单笔国际订单。
更早之前的7月16日,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得阿联酋企业Autocraft采购350架E20 eVTOL订单,订单金额10亿美元。此次合作,Autocraft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政策资源、地理环境、运营实践与本地市场的综合优势,结合时的科技在eVTOL产品研发、制造与系统集成方面的深厚技术积累,共同推进E20 eVTOL在中东及北非多个区域的试点部署与商业化落地。
“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出海?本质上有两点:产品出海、标准出海。出海还有一个好处,在中国真的很卷,在海外(eVTOL)的收益和利润会跟新能源汽车一样好。作为中国企业来说,我们一定要出海,不能只看着眼前,一定要把中国的产品和标准输出海外。”
7月23日,时的科技联合创始人蒋俊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一场圆桌论坛上作出以上分享。
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谢嘉则表示,eVTOL本身具有新基建的特质,很多国家没有或者很少高速公路,在没有修建很好的基础道路设施,尤其是连接偏远地区,当地人口不多时,完全可以以eVTOL替代传统基建,eVTOL及其相关产业能作为一种新型基建的方式出海。
中东、东南亚成出海目的地
峰飞航空在国际化上起步较早,2022年即已成立欧洲研发和适航中心、美国商业运营中心;2023年,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便受理了峰飞航空载人eVTOL盛世龙的TC申请;2024年,峰飞在中东及日本实现其eVTOL首飞。
2023年3月,峰飞航空宣布获得EVFLY采购合同。根据合同约定,EVFLY将采购总计205架峰飞盛世龙客运航空器和凯瑞鸥货运航空器,并且首先将10架货运航空器投入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地区用于空中物流运营服务,下一阶段则会陆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市场逐步部署使用。
谢嘉在圆桌论坛现场表示,峰飞航空在阿联酋已有布局,也有实现高温沙漠环境下123公里长距离航线实际飞行记录,目前峰飞航空正积极开拓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已取得了一些实际的付款订单。
同样在2023年,亿航智能宣布与Wings Logistics Hub达成战略合作与销售协议,Wings Logistics Hub计划向亿航智能采购多达100架EH216系列eVTOL。彼时的新闻稿称,第一批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开始交付。
时代财经从亿航智能处了解到,其目前已在西班牙、日本、泰国、阿联酋、沙特等国家布局场景落地,同时亿航EH216系列在亚洲、欧洲、美洲三大洲19个国家累计完成超过7万架次无人驾驶安全试飞(截至今年6月的飞行数据)。
有嘉宾在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的产业出海研讨会上指出,中东市场准入门槛相对欧美市场宽松,技术、法规、市场等挑战相对欧美市场激烈程度低,能给中国低空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除此以外,中东能源转型推动了低空经济新机遇,预计2023年至2030年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52.5%,阿联酋、沙特成关键增长区域。
时代财经在上述产业出海研讨会现场了解到,有长期追踪中东市场的第三方机构正向企业提供商务考察团服务,能带领中国企业到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拜访当地监管机构、潜在客户、主权投资基金等,深入了解中东市场前景与需求。
东南亚同样也是中国eVTOL厂商出海的重要目的地。
2025年4月,览翌航空与新加坡月球航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达成了60架飞行器采购意向,并将围绕eVTOL航空器研发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进行战略合作。
而此次Pan Pacific向沃兰特采购的500架VE25-100天行eVTOL,将用于泰国、马尔代夫等地区的短途岛际、岛内运输服务以及应急救援等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工程负责为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合作中的低空基础设施。中航工程以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主业,曾负责过安哥拉罗安达新国际机场项目、肯尼亚机场扩建工程、斯里兰卡班达拉奈克国际机场扩建项目等。
沃兰特航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告诉时代财经,在海外布局方面,东南亚、中东都是重要的市场。东南亚的贸易环境会更稳定,目前中东已有Joby和Archer两家美国的eVTOL厂商布局进驻,考虑到差异化发展布局,公司未来将会优先将东南亚视为出海的重点市场。
除此以外,时代财经从联合飞机集团处了解到,在不久前落幕的巴黎航展上,联合飞机铂影T1400与镧影R6000的国际首秀引发了全球航空物流、能源等领域客商的关注,获得了来自欧洲、非洲等地的1300架订单。
如何实现跨国适航认证?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eVTOL出海尚需考虑多国适航认证的问题,既要率先领取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适航三证,出口到国外也要获得当地民航局或者EAS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适航认证。
而眼下中东地区的阿联酋正积极开拓新局。时代财经留意到,7月16日,阿联酋民航总局(GCAA)局长赛义夫·苏韦迪带队前往时的科技、峰飞航空实地调研,就适航审定路径、运行管理规则及监管对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
两天之后的7月18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宋志勇在北京会见赛义夫·苏瓦迪,双方就加强中阿民航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并共同签署适航合作文件。双方表示,未来愿在适航审定、航空互联互通等方面拓展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
除此以外,7月25日,新加坡民航局(CAAS)高级司长陈家汉、司长陈俊维一行莅临峰飞航空调研交流,在交流讨论环节,双方就eVTOL航空器适航取证、运行探索、商业试点以及亚太地区合作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会上峰飞航空也汇报了V2000CG型号新加坡VTC取证的工作计划。
谢嘉指出,“在传统民用航空领域,中国一直是跟随者的角色,但到了今天,中国在EV(电动车)领域具备了强大的产业链配套和人才积累,在eVTOL阶段中国与欧美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在某些局部还稍微领先一点。拿适航来说,现在中国是唯一一个为两家eVTOL厂商颁发适航三证的国家,这也是中国目前比较领先的地方。”
谢嘉表示,海外绝大部分国家的适航标准,均在FAA或EASA的适航体系基础上结合国情建立,但事实上FAA和EASA目前都没有对eVTOL厂家颁证,其他国家其实也希望在中国找到可复制的经验,以提高本国在eVTOL上的产业搭建能力,进而推动本国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2023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Wings Logistics Hub和亿航智能将共同推动EH216系列eVTOL在阿联酋当地的认证与运营,包括EH216-S、EH216-L和EH216-F,可分别应用于载人交通、物流运输以及消防灭火应用场景。
去年4月中国民航局向亿航智能颁发生产许可证之后,亿航智能成为全球第一家取得适航三证的无人驾驶eVTOL企业,这不仅考验着制造商的生产制造能力,也考验着中国民航局在空白领域构建新型监管规则、治理体系的能力。
如今,中国民航局与亿航智能正为世界各国加速输送适航认证的经验。
7月18日,国际民航组织空中航行委员会(下文简称“航委会”)主席梁均荣与加拿大、西班牙、法国、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德国、日本、英国、阿根廷、巴西等多个国家航行委员,在中国民航局国际司司长陈卫等中国民航局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到访广州亿航智能总部参观座谈。
此次实地调研,围绕eVTOL创新技术研发、飞行运行技术标准建设、商业运营规范准则完善等议题展开。参与调研的各国委员表示,虽然很多国家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适航及应用监管层面存在较多差异,但亿航智能的成功发展经验值得国际民航组织参考,中国民航局所推动的创新成果也值得其他国家民航监管机构借鉴。
航委会主席梁均荣更表示,此行对国际民航组织未来制定全球先进空中出行相应的运行标准和管理规则具有启发作用。
中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将eVTOL产品和标准输出海外抑或指日可待。联合飞机集团董事长田刚印曾表示,“中国无人机产业正从技术应用走向标准引领。我们将持续以创新驱动,突破技术边界,不仅提供先进产品,更致力于输出经过验证的低空经济‘中国方案’,为全球航空产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