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纷纷公布了半年报。数据表明,国有六大行的总资产规模呈稳步上扬态势,经营业绩则呈现出有升有降的态势。经精确计算,依据6841亿元的净利润以及上半年181天的时间跨度,六大行在上半年平均每日净盈利约达37.8亿元。
从整体层面来看,2025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的总资产持续稳健增长。其中,工商银行的资产总额成功突破52万亿元。在业绩表现方面,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呈现出“营收增加但利润未增”的局面,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经合并计算,六大行上半年的净利润总和为6841亿元。
值得着重关注的是,在上半年的净利润增速方面,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农业银行的增速最为显著,达到了2.7%;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则出现了小幅下降。
虽然真相让人觉得残酷,但是,事实却是如此,就在牛马们为了还贷款拼尽全力的时候,银行不仅赚翻了,而且,根本数不过来。
数据显示,银行日均净利润高达37亿元。这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每分钟“烧掉”3辆价值不菲的劳斯莱斯幻影,仿佛在进行一场奢华无度的财富狂欢。而这场狂欢得以持续的“燃料”,正是2.8亿房奴每月按时且雷打不动的还款。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据一位银行柜员透露,银行系统每秒自动入账的金额,足够一个普通家庭偿还30年的房贷。当普通人为了那微不足道的0.1%利率优惠,在各个银行之间东奔西走、费尽心力时,银行却在背后悄无声息地利用储户的存款,赚取着超过300%的利差。那些贷款合同里密密麻麻的条款,每一条都像沉重的枷锁,压得贷款人喘不过气来,可最终却都转化成了银行财报上不断跳动、令人惊叹的天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