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4万买金条,收到的却是空盒子?!”
江苏丹阳,李先生在网上花4万元购买金条,满心期待地拆开快递,却发现精美的礼盒里空空如也!
商家竟然声称——金条就在被他丢弃的快递包装里,是他自己弄丢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1
01案例回顾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本文人物均采用化名)
案发当天,李先生正准备为即将到来的结婚纪念日买份特别的礼物。看到某知名电商平台上一家金店在做活动,50克足金金条原价45000元,活动价只要40000元。
李先生瞬间心动了:“这可是实打实的黄金啊,既保值又有纪念意义!”
他当即下单,选择了货到付款,并特意备注:“请务必包装精美,作为纪念礼品使用。”
三天后,快递小哥敲响了门铃。李先生兴奋地签收了包裹,支付了40000元现金。
快递包装很厚实,外层是标准快递袋,里面还有厚厚的泡沫保护层,最里面是一个包装精美的红色绒布礼盒。
李先生顿时感觉很满意:“这包装确实用心了!”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层层包装,将快递袋和泡沫包装随手扔进了垃圾桶,然后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了红色礼盒。
下一秒,他彻底懵了——
礼盒里空空如也!连根金条的影子都没有!
李先生瞬间瞪大眼睛,赶紧把礼盒翻了个底朝天,甚至连夹层都仔细检查了一遍,结果还是什么都没有!
他顿时感觉脑子有点转不过来:“4万块钱,就买了个空盒子?这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吗?!”
李先生当即拨打了商家客服电话。
客服听完情况后,语气很淡定:“先生,我们的金条都是按标准流程包装发货的,您确定仔细检查过所有包装了吗?金条很可能夹在泡沫层里。”
“我已经全部检查过了!就是没有!”李先生急得直冒汗。
“那您把快递包装都扔了?”客服继续询问。
“扔了!难道金条还能在垃圾袋里不成?”
客服的回答让他当场崩溃:“先生,根据我们的经验,很多顾客都是把金条连同包装一起扔掉了。我们的金条为了防盗,会用特殊方式隐藏在包装材料中。”
李先生瞬间炸了:“你们这是什么鬼包装方式?!贵重物品不放在礼盒里,反而藏在垃圾里?!”
这件事一出,网友炸了:
“4万块的金条藏在垃圾里?这不是坑人吗?”
“谁能想到礼盒是假的,包装袋里才有货?”
“这要是真扔了,哭都没地方哭去!”
协商无果后,李先生一纸诉状将商家告上法庭,要求退款并赔偿损失。
2
02案例分析
本案核心争议:金条到底在哪里?商家是否存在欺诈行为?
根据《民法典》规定:“买卖合同成立后,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或者交易习惯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
本案中,商家有义务将完整的金条商品交付给消费者,但关键问题是——金条是否真的按约定交付了?
商家的说法站得住脚吗?
商家声称金条藏在包装材料中,这种说法存在以下问题:
1.违反交易习惯:贵重物品通常应放置在专门的包装盒内,而非隐藏在废弃包装中 2.缺乏事先告知:商家未在商品页面或发货时说明特殊包装方式 3.举证责任倒置:商家应当证明确实发货了金条,而非让消费者证明没收到
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消费者的权利如何保障?
本案中,李先生作为消费者享有以下权利:
1.知情权:有权了解商品的真实包装方式 2.安全保障权:贵重物品应采用安全可靠的包装方式 3.求偿权:若商家确实存在欺诈或违约,有权要求赔偿
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但在此类案件中,商家作为专业经营者,应当承担更重的举证责任:
证明确实按约定发货了金条 提供完整的包装流程记录 *说明特殊包装方式的合理性
最终双方协商:商家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金条确实发货,同意全额退款40000元,并额外赔偿李先生精神损失费3000元。
3
03深刻教训
4万买金条,收到空盒子,消费者如何自保?
网购贵重物品本是常见消费行为,但谁会想到还得提防“空盒子陷阱”?
网友热议纷纷:
“以后买贵重物品,拆快递都得录视频了!”
“商家这套路太深了,防不胜防啊!”
“还好最后退款了,不然真是哑巴吃黄连!”
消费者网购贵重物品的自保指南:
1.全程录像:从签收到拆包全程录制视频,作为关键证据 2.仔细检查:所有包装材料都要仔细检查,不要急于丢弃 3.保留凭证:快递单、包装材料、聊天记录等都要妥善保存 4.及时维权:发现问题立即联系商家和平台,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
商家诚信经营的底线:
贵重物品的包装和交付,本是商家最基本的诚信体现,但谁会想到还有商家玩这种“藏宝游戏”?
诚信经营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义务。任何试图通过包装陷阱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对于此案您怎么看?欢迎您留言谈谈。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真实案件改编,当事人姓名及相关信息均已进行匿名化或虚构化处理,旨在保护个人隐私。文章仅以案例形式为大众提供法律知识普及,不构成任何法律建议或指导。